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观音尊像图谱(图文本)/中国佛教尊像图谱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二千余年来,观音及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至深至广。观音信仰的影响,早已超越国界,成为“半个亚洲的信仰”。进入二十世纪,伴随移民和僧侣的足迹,观音信仰更远及欧美各地。本书是《中国传统文化源流系列丛书》中之《佛教尊像图谱》系列的第二卷,绘有佛教尊像四百余尊,其中观音形象一百九十余尊。三十二观音、三十三身、以及双三十三之外的观音;北传、藏传、南传观音造像,一应俱有。造像演化、男身女身、道场、身姿、相关经典、身世说,还旁及莲花、紫竹、杨枝、经卷、鹦鹉、坐骑、手印、法器,方方面面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观音菩萨的全貌得以立体的展现。 可以说,这是一部小百科全书式的观音宝卷。

内容推荐

二千余年来,观音及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至深至广。观音信仰的影响,早已超越国界,成为“半个亚洲的信仰”。进入二十世纪,伴随移民和僧侣的足迹,观音信仰更远及欧美各地,并被西方人士所接纳。

本书是《中国传统文化源流系列丛书》中之《佛教尊像图谱》系列的第二卷,本卷图书中,有佛教尊像四百余尊,其中观音形象一百九十余尊。三十三观音、三十三身、以及双三十三之外的观音;北传、藏传、南传观音造像,一应俱有。造像演化、男身女身、道场、身姿、相关经典、身世说,还旁及莲花、紫竹、杨枝、经卷、鹦鹉、坐骑、手印、法器,方方面面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观音菩萨的全貌在书中得以立体的展现。

作者集图、文创作于一身,经全方位的构思与设计,不但精雕细刻于一图,又能斟酌推敲于一文,图文相生相成,相得益彰,展现出丰厚而生动的佛教文化。本书集系统性、完整性、知识性、形象性于一体,在当今观音方面的书林中亦为一部难得的力作。

这是一部小百科全书式的观音宝卷。

这是一部图文并茂的观音全书。

目录

序 阎振国/1

一、观世音与西方三圣

1、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3

2、西方三圣与净土观音/5

二、六观音与七观音(密宗)

3、圣观音菩萨立像/9

4、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及其眷属二十八部众/11

5、简化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13

6、十一面观世音菩萨/15

7、准提观世音菩萨(七俱胝佛母)/17

8、马头观世音菩萨/19

9、如意轮观世音菩萨/21

10、不空舅索观世音菩萨/23

三、十五观世音

11、叶衣观世音菩萨/27

12、水月观世音菩萨/29

13、杨枝观世音菩萨/31

14、阿摩提(阿摩蛛)观世音菩萨/33

15、青颈观世音菩萨/35

16、香王(琉璃)观世音菩萨/37

17、白衣观世音菩萨坐像/39

18、白衣观世音菩萨立像/41

19、多罗观世音菩萨/43

四、三十三观世音

20、龙头观世音菩萨/47

2l、持经观世音菩萨/49

22、圆光观世音菩萨/51

23、游戏观世音菩萨/53

24、莲卧观世音菩萨/55

25、泷见现世音菩萨/57

26、施药现世音菩萨/59

27、鱼篮现世音菩萨/61

28、德王观世音菩萨/63

29、一叶观世音菩萨/65

30、威德观世音菩萨/67

31、延命观世音菩萨/69

32、众宝观世音菩萨/71

33、岩户现世音菩萨/73

34、能静观世音菩萨/75

35、阿耨观世音菩萨/77

36、蛤蜊观世音菩萨/79

37、六时观世音菩萨/81

38、普慈现世音菩萨/83

39、马郎妇观世音菩萨/85

40、(附)索骨观世音菩萨/87

41、合掌观世音菩萨/89

42、一如观世音菩萨/91

43、不二观世音菩萨/93

44、持莲观世音菩萨/95

45、洒水观世音菩萨/97

46、圣观音与三十二观音菩萨/99

47、六、七、八、十五、三十三观音尊名表/100

五、三十三观音以外的观世音菩萨

48、不肯去观世音菩萨/105

49、送子观世音菩萨/107

50、子安观世音菩萨/109

51、数珠观世音菩萨/11l

52、渡海观世音菩萨/113

53、净瓶观世音、引路观世音/115

54、宝镜手观音、尘尾手观音、宝印手观音/117

55、坐岩观音、云霓观音、竹林观音/119

56、大随求观世音菩萨/121

57、十圣观世音菩萨/123

58、大雄宝殿倒坐观音位置排序图/125

六、观世音菩萨现示三十三身

59、观世音菩萨现示佛身/129

60、观世音菩萨现示辟支佛身/13l

61、观世音菩萨现示声闻身/133

62、观世音菩萨现示梵王身/135

63、观世音菩萨现示帝释天身/137

64、观世音菩萨现示大自在天身/139

65、观世音菩萨现示自在天身/141

66、观世音菩萨现示天大将军身/143

67、观世音菩萨现示毗沙门身/145

68、观世音菩萨现示小王身/147

69、观世音菩萨现示长者身/149

70、观世音菩萨现示居士身/151

7l、观世音菩萨现示宰官身/153

72、观世音菩萨现示婆罗门身/155

73、观世音菩萨现示比丘身/157

74、观世音菩萨现示比丘尼身/159

75、观世音菩萨现示优婆塞身/161

76、观世音菩萨现示优婆夷身/163

77、现世音菩萨现示长者妇女身/165

78、观世音菩萨现示居士妇女身/167

79、观世音菩萨现示宰官妇女身/169

80、观世音菩萨现示婆罗门妇女身/171

8l、观世音菩萨现示童男身/173

82、观世音菩萨现示童女身/175

83、观世音菩萨现示天身/177

84、观世音菩萨现示龙身/179

85、现世音菩萨现示夜叉身/181

86、观世音菩萨现示乾达婆身/183

87、观世音菩萨现示阿修罗身/185

88、观世音菩萨现示迦楼罗身/187

89、观世音菩萨现示紧那罗身/189

90、观世音菩萨现示摩喉罗伽身/191

91、观世音菩萨现示持金刚神身/193

92、观世音菩萨现示三十三身以外之种种不同身/195

93、三十三身、三十二应与三十三观音对照表/197

七、藏传佛教观世音尊像

94、四臂观世音菩萨/201

95、十一面观世音菩萨/203

96、密修观世音菩萨/205

97、密修马头观世音菩萨/207

98、莲花妙舞自在十八臂观音菩萨/209

99、救火难观世音菩萨/211

100、观世音菩萨与六字大明咒/213

101、绿度母/215

102、观音曼荼罗/217

八、南传佛教与大理国观世音菩萨

103、南传佛教观世音菩萨尊像/221

104、大理国观世音菩萨尊像/223

九、观世音菩萨两胁侍与三大士、大势至、韦驮天

105、童子朝拜观世音菩萨/227

106、观世音菩萨与龙女、善财/229

107、三人士图/231

108、大势至菩萨/233

109、韦驮天/235

110、观世音菩萨全图/237

十、观世音佛与《西游记》

111、观世音佛/241

112、《西游记》与观世音菩萨/243

十一、观世音变相

113、观世音菩萨变相之一/247

114、观世音菩萨变相之二/249

十二、观世音菩萨说法道场

115、观世音菩萨说法道场——普陀山/253

116、雪域高原的观音说法道场——布达拉宫/255

十三、与观世音菩萨相关的经、咒、法门

117、观世音菩萨与《妙法莲华经》/259

118、《妙法莲华经》——《普门品》之一/261

119、《妙法莲华经》——《普门品》之二/263

120、《千手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265

121、《千手经》——“大悲咒”/267

122、净土三经/269

12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一/271

124、《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二/273

125、观音修行的最胜法门——耳根圆通/275

126、观音造像及信仰的理论依据——与观音相关的经典/277

十四、观世音菩萨身世与传说

127、观音身世——《吠陀》说、《千手经》说/281

128、观音身世——《悲华经》说、《观世音菩萨授记经》说/283

129、观音身世——中国化的妙善公主说/285

130、妙善公主传说故事/287

十五、其他

131、观世音菩萨形象演化之一/291

132、观世音菩萨形象演化之二/293

133、观音菩萨造像身姿之一/295

134、观音菩萨造像身姿之二/297

135、观音菩萨造像身姿之三/299

136、观音菩萨造像身姿之四/301

137、莲、紫竹、净瓶、杨枝、经卷与鹦鹉/303

138、观世音菩萨坐骑乃05

139、四十二臂观音手印、法器之一/307

140、四十二臂观音手印、法器之二/309

141、四十二臂观音手印、法器之三/311

142、四十二臂观音手印、法器之四/313

143、四十二臂观音手印、法器之五/315

144、四十二臂观音手印、法器之六/317

145、四十二臂观音手印、法器之七/319

146、佛教音乐与大慈大悲观音菩萨曲/321

147、法海寺明代壁画——水月观音/323

148、普陀山南海观音礼佛广场与金铜观音巨像/325

后记/327

试读章节

    48.不肯去观世音菩萨

我国有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其中享誉海内外的普陀山,本是浙江省杭州湾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可就是这样一个面积仅12.76平方公里的海岛,却有着“南海圣境”、“海天佛国”等称誉。在历史极盛时期,这里曾一度拥有寺院、庵堂和茅蓬二百多个。现存的诸多寺院中,有四个最为主要,它们是前寺(普济寺)、后寺(法雨寺)、佛顶山(慧济寺)和紫竹林。这四处相比较,紫竹林最为低小,可是庙小“神灵”却不小,它是全山最为悠久的开山元勋,是普陀山的最初的一个寺院。

紫竹林的路两旁是仿竹的木栏杆,栏外芙蓉成行,一条卵石径通向不肯去观音院和潮音洞。说起不肯去观音院和不肯去观音,我们要将历史回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代。相传有一位日本僧人慧锷,乘船来华,在山西武台山请得一尊观世音菩萨像欲载回日本供养。可帆船开到莲花洋地方,忽然狂风大作,船已无法开行,这日本法师似有预感,立即向观音菩萨祷告:“菩萨如不肯到日本去,随便要到哪里,我和尚就跟到哪里,终身供养。”祈祷毕帆船果然开动,随风飘泊,一直来到普陀岛的潮音洞旁。慧锷法师便捧观音像登陆。当时岛上并无寺院,有一张姓居民感其诚,遂捐献几问房屋,供养观音像,并取名“不肯去观音院”,所供奉的观音像,也就成了著名的不肯去观世音,慧锷法师也遵守自己的诺言,留守不肯去观世音院,直至终老。佛教界的这一则佳话并未到此为止,这一座观音院后来竟导致了名闻遐迩、海内外香客鼎盛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后来有人为不肯去观音院题诗一首:借问观世音,因何不肯去,为渡大中华,有缘来此地。

不同名称的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现示的不同身无以数计,而唯独不肯去观世音有着这样一个奇妙的缘,并由此成就了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一个观世音说法道场。

      P105

序言

   序

     阎振国

我愿意为本书写序,并不仅仅因为我是辽西老乡。首先打动我的,是作者姜忠信先生做学问的那种献身精神。我们都年事已高,退休之后,本无紧要的社会责任,我常年优哉游哉,而姜先生却在日夜兼程,忘我劳作。他是一位没有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远离城市繁华,远离物质享受,全身心地投入了佛教文化那浩瀚的海洋。本书只是他第二阶段的成果。他要用有限之年,完成一项积累佛教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系列工程。那立项是如此巨大,从搜集、梳理、考证、研究到绘画、成文等等,又是如此费时费力,我倒真为这伏枥之老骥有了几分担忧。其次,是佛教文化的深邃和广泛影响,令我这并非相信灵魂恒久不灭之人,对佛教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记得我在儿时,那还是解放前的贫苦乡间,我家里供养一尊观音,当父亲于疾病中撒手人寰之时,母亲和我获得了心灵的安宁。也许正是如此,在我看到姜先生这部《观音尊像图谱》时,心中便升起了一种无名的喜悦。

姜先生立志完成的这套《中国佛教尊像图谱》丛书,是一部以佛教尊像为主线的著作,也是一部刻画精制、特点突出的图书。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呈现出如此之强的适应力、渗透力和融合力。在华夏的国土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无论是汉族人、还是吐蕃的藏族人、辽代的契丹人、西夏的党项人,元代的蒙古人,以及清代的满族人,都将佛教的信仰推向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她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儒、佛、道鼎足而立,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渊源。

纵观佛教史,远在释迦牟尼时代,并无佛教造像,即便是释迦涅槃后的相当时段,均属佛教的无像期时代。自然,尊像崇拜也就无从谈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佛足印、法轮、象、狮等等佛陀的替代形象。这种对佛的替代形象的崇拜和塔崇拜,显现了佛崇拜的端倪。其后,受希腊文明的影响,佛陀的造像及其造像艺术出现了。接着,以犍陀罗佛教艺术为标志,佛教尊像崇拜和造像艺术进入了成熟期。大乘佛教的兴起,更将佛教的多神崇拜推向极致,为世界宗教所罕见。

佛陀的尊像,有三世佛、三身佛、五方佛、过去七佛、三十五佛、八十八佛,以至于恒河沙数佛……。菩萨的造像,有四大菩萨、八大菩萨、十六菩萨、二十五菩萨、四十二贤圣菩萨,以至于恒河沙数菩萨……。总之,佛无量菩萨无量。然而,在这无量的佛菩萨中,独有一尊与众生结缘最深信仰最广,这就是早在唐代既已家喻户晓的观世音大菩萨。对观世音菩萨的信仰,也早已成为“半个亚洲的信仰”。

在我国,观世音菩萨造像的民族化过程中,其形象不断演变、化现,先后出现了三十三观音、三十三观音以外观音,更有南身、女身、老身、幼身、道内身、道外身、佛身、天身等等无量的化现身。观世音菩萨形象之丰富,不仅为世界宗教中所绝无仅有,就是在以尊像繁多著称的佛教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基于此,周叔迦先生在佛教尊像分类时,将观世音菩萨从菩萨类中独立出来,另立一类,即观世音菩萨造像。这已成为佛教界所公认的佛教尊像分类法。

观世音菩萨何以能得天独厚,受到如此之尊崇和敬奉,这从其尊名中可窥一斑。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其名号之译法有二,一为“观世音”,一为“观自在”。观世音者,是“观”世界苦难之“音”,而“循声救苦”。这是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大无畏精神和境界。观自在者,是他慈悲救世、应化利物、智慧解脱,如同游戏一般,得大自在。能使苦难深重、战乱不止、啼饥号寒的芸芸众生,拔苦救乐,自然为民众所亲近。这“成教化、助人伦”的宗教思想,同时也体现出极强的宗教信仰价值。

久远历史年代的苦难已往矣,在相对文明的今天,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生命个体仍然面临着诸多灾难的威胁。战争、地震、海啸、天灾、人祸以及社会中存在的个人的种种不幸,所有这些都能构成人们潜意识中的恐惧和不安。人们呼唤超人与前人,呼唤观世音,正是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在观赏了这部观世音的尊像画卷时,引起我的深思,并由此而破释一个命题: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在我国劳苦大众中有着那么强大的魅力。

观世音菩萨所张扬的慈悲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正反映了东方人文文化的精神。他在人格教化方面,满足人们良好的精神寄托方面,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观世音菩萨集真、善、美于一身。因此,在他的身上又体现出无比高尚的精神价值。

观世音菩萨融入了佛、儒、道文化的精华,他的“悲”,就是体现了“母性的慈爱”。世界上的宗教多把母性当作最为崇高的象征。在佛教造像逐渐中国化的进程中,从唐朝始,就出现了女性的观世音菩萨形象。她是圣洁的体现,他是至善的,也是至美的。展现观世音菩萨尊像的壁画、雕塑、绘画,以至于刺绣、剪纸乃至书法等等,不单单呈现于宗教场合,也陈设于一般民众之家,满足着人们的审美需求。观世音菩萨及其造像艺术,还体现着高度的审美价值。

观世音菩萨,或者说“观世音文化现象”,早巳超出了宗教的范畴之外,他是宗教的,又是民俗的;是精神的,又是文化的。观世音菩萨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有关观世音菩萨各个方面的研究和著作已经不少。然而,就北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观世音菩萨造像方面的图书而言,似乎还没有看到一部经过系统精心绘制、一图一文相对应,且图与文均有相当规模的专著出现,实为一大缺憾。

姜先生有感于此,竟以鲁连蹈海的劲头,义无反顾地开始了这项填补空白的工作。他数年如一日地坐在冷板凳上,甘于清贫、甘于寂寞,孜孜不倦,不二追求。他经常游走于大德高僧之中,穿梭于图书馆书店之间。每日里在书海中寻寻觅觅,卡片在一张一张的增添,数以千计的画图在一笔一笔地描摹。这是很需要一点精神的。面对这已退养的老者,看到他浸润于创作之中的不倦身影,令人动容,令人感慨。

姜先生饱含慈悲的心怀和壮心不已的献身精神,以其笔下想象的鲜活、线条的圆润、典型的瑰丽,构成了他自己独具的特点。这在已经发行的第一卷《佛陀尊像图谱》中,在现已付梓的第二卷《观音菩萨尊像图谱》中得以展现。在已经完成的第三卷《菩萨尊像图谱》的一百四十图中,则得到了更加充分的显现。正如冯立民先生于第一卷序言中所云,姜先生的“追求与探索,凝聚了一种献身的崇高,不旁骛,不动摇,倾注全部精力,只为完成一种不可预测结果的文化求索,很有悲壮的意蕴。但正是这种悲壮,促成了带有前无古人色彩的佛教尊像造型文化的坚实构建。”

摆在姜先生面前的创作之路还很漫长,他之所以能坚持走下去,在于他内心恪守的宁静,在于他坚守着宗教式的虔诚。舍此是难以想象的。他的佛教尊像系列上集五卷,还有两集多尚待完成。下集五卷的框架已经构成。更有儒教(儒学)五卷和道教尊像五卷在筹划之中。由佛、儒、道三个系列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图谱)系列丛书的蓝图可谓宏矣大矣。但他老当益壮,信守如一,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在默默耕耘。他走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道上,我们正望着这位老者的背影在一直前行,前行……。

      2005年12月于北京

后记

饱尝一载笔耕艰辛,佛教系列第二卷《观音尊像图谱》终于付梓。

面对两部书稿,回想从立意到成书,用佛教语言形容,真是“不可思议”!朋友们曾多次问我创作缘起和成书的经过。我在这里顺便作个交待。对于读者了解这部系列图书,或有裨益。

初接触佛教造像,顿生闪念:“要写佛书”!可谓偶然,一切皆缘吧,当即决定抓住灵感,实施大愿。就在友人疑惑的目光中,书稿已经呈上案头。面对成堆资料和卡片、成堆文字、图画的草稿、修改稿和定稿,自己也颇感惊讶!成书之后,有几家出版社表示接受,于是一路绿灯,书稿变成图书,并摆上书店展台。这是六年前的事了,假如现在让我从头开始,似绝无可能。机遇不可重复。当时我为什么一起念便动起手来?“不可思议”指的就是这个。

人,突然步入全新领域,怎能取得看似偶然的成绩?其实,“偶然”中亦有“必然”。不可思议的机缘,还要与自己平时积累和不懈的坚持等等相结合,更不要说完成事业所需的宗教式的虔诚、艰辛和汗水了。

人贵自知之明,知其长、明其短。“长短相较”,有所抑有所扬。季羡林先生曾说,“人类思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真正的内行视而不见的东西,一个外行反而一眼就能看出。”辩证地道出短长的另一面关系。况且,在孜孜以求的钻研中,短长亦可转化。同时,也“不要怕前人做完了,你没肯什么可做”(冯其庸语)。事实果真如此,可发掘的东西无穷尽。试看,佛教北传二千余年,竟然没有一部完整的佛教造像及其仪轨的图书,就是证明。树立起信心,敢闯入新领域,并以新鲜的视角,深入下去,化短为长。有此认识,任何人都可选准目标,放手一搏。

那么,如此之大的系列图书构想(一个大系列、三个小系列),又是如何提出的?

原来创作之始,作者不过想写书一册,内容有所增补,写完即可罢手,如此而已。恰在此时,一友人的话,使我豁然开朗,在认识上突起变化。他说“要立足全国,乃至世界,起点一定要高!”调高了立足点,顿时视野开阔,令我看到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于是,创作计划便膨胀起来,由一本书、二本书,到五本书;由单一的佛教系列,到儒、释、道三系列,直至涉及中国文化的更大领域。现在,仅佛教系列,就已调整到有上、下集的十卷本规模。

诸葛亮有言“志当存高远”,拿破仑一句“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名言更是响遍世界。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行动。而此心得体会,竟在我花甲之后方才得到。这也算是佛緣的赐予吧。大目标、高标准,之所以必不可少,还在于“取法乎上,适得其中,取法乎中,适得其下”!非超大之志向,大目标亦不可得。.

对于这样一部图文版系列丛书,我取集文图创作于一身的方式,通过几年实践,体会到,这与一人撰文,另行配找现成之图或者图、文分由两人完成的方式,有诸多不同。尽管各种创作方式各有短长,但我一人身兼图文的创作,显然有诸多好处。

首先,这可使图文有机地组成整体,避免牵强。在表现《六字大明咒》时,作者没有简单选用六字明咒嘛呢石图案,而将观音与六字明咒结合,另配梵、藏、汉、八思巴蒙古、西夏、回鹘等六种文字大明咒。文字页则突出另几个侧面,图文相映成趣。还有,以往之青颈观音、泷见观音等等,图文总难统一,而在本书则得以迎刃而解。

其次,作者图文自行设计,负重攀登,知其难而为之,便使作品的质量在不断的超越中得以提升。观音与二十八眷属、三十三观音集于一图,大随求观音等,即为自加难度的产物。

再次,兼作图文,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两种思维碰撞的火花往往构成创作的奇思妙想。以图敷文,以文衍图,图文相得益彰。  兼作图文,自然还延长了创作周期。难道这也值得一提吗?两本书下来,感到这确有意想不到的益处。一幅画图、一段行文。一切都在删删改改、反反复复,时间的堆积中实现。戏剧界有“十年磨一戏”之说,较长的周期,使全卷前后判若两“书”。只可惜,系列图书尚待一一完成,作者已开始前行。早出的图书也难免是遗憾的艺术。

观音信仰影响深远,观音经典、注疏、专论数量惊人。然而,有关观音造像之文字极其有限。诸如三十三身,三十三观音,有的不过文字半行、一行。个别转述还有以讹传讹之处。因此,本书每页七八百字的篇幅,既是舞台,又是挑战。撰文之难出入意料,书中二十万字,皆从艰辛中得来,并力图填补某些方面的空白。

现在,系列图书第三、四、五卷目录早以打出,第三卷已近完成。《罗汉卷》、《护法神卷》也将以自己的特点,全新的风貌出现。为了作品的质量,系列图书今后将一年只推出一部。

《中国传统文化源流系列丛书》是弘扬中华文明图文版的普及读物。佛、儒、道三系列,乃中国文化三大源头。华夏文明,是世界诸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以佛教为媒介,中国又是世界上唯一的四大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伊斯兰阿拉伯文化)的汇流之地。就在不远的二百余年前,欧洲创新文明之战,推动其启蒙运动的。恰恰是他们引为武器的以儒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世界上任何伟大民族,无不视自己传统文明为生命,并发扬光大。华夏文明也是引领我们前行的一面光辉旗帜。

在华夏文明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在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文化的同时,要怎样从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吸取滋养,怎样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警惕民族文化虚无的某些倾向?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在世界文明中心东移的今天,已经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当今,倡扬民族自豪感,提升整个民族文化素质,无疑至关重要。作者愿以此系列图书,为弘扬中华文明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在此书即将面世之际,我对帮助过我的编辑和朋友们,怀着深深的敬意与感谢之情。是他们的关怀与热诚,才使此书的出版变得格外顺畅,我得到了好人相助,阿弥陀佛!

       2005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观音尊像图谱(图文本)/中国佛教尊像图谱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忠信
译者
编者
绘者 姜忠信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237255
开本 32开
页数 3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9.92-64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5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