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国第一本试图同国际接轨而又超越今日西方伦理学的教科书。全书对“元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旁征博引对,两者加以区分,同时作者对美德伦理学也展开研究。通俗易懂的语言背后,隐藏着作者的良苦用心,即希望每个人都能凭着良心,追求光荣,而非昧着良心,追求虚荣!
图书 | 伦理学原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我国第一本试图同国际接轨而又超越今日西方伦理学的教科书。全书对“元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旁征博引对,两者加以区分,同时作者对美德伦理学也展开研究。通俗易懂的语言背后,隐藏着作者的良苦用心,即希望每个人都能凭着良心,追求光荣,而非昧着良心,追求虚荣! 内容推荐 一直到19世纪末,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是同一概念。1903年摩尔发表《伦理学原理》,宣告了另一种伦理学——元伦理学——的诞生。尔后半个多世纪,元伦理学在西方伦理学王国一直居于主导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脱离规范伦理学而企图独撑伦理学大厦的元伦理学开始走下坡路。代之而起的,一方面是“规范伦理学”的复兴;另一方面则是反对规范伦理学的“美德伦理学”的兴起。本教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融会贯通古今中外伦理学思想,首次使相互排斥的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结合为一门科学:它是我国第一本试图同国际接轨而又超越今日西方伦理学的教科书。 后记 这本教材的第一版,原本是我的《新伦理学》一书的修订本:保留其共识性的和适于作教材的部分,删除其难于达成共识的和不适于作教材的部分。第二版与《新伦理学》大不相同了,但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特别是,限于篇幅和教材的要求,很多伦理学问题未能论及或未能充分论证。对于这些问题有兴趣的读者,请参阅我写的《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伦理学方法》(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人性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以及即将出版的《规范伦理学:治理社会和善待自我的道德原则体系》。本教材有幸得到胡利国先生做责任编辑,字字句句都凝结着他的辛劳;本书的写作得到“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和“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经费资助,在此一并深致谢忱。 王海明 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 2005年1月18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伦理学原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海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9730104967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0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48 |
出版时间 | 2005-06-01 |
首版时间 | 2001-08-01 |
印刷时间 | 2006-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2 |
丛书名 | |
印张 | 26.5 |
印次 | 4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2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