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论突发事件传媒视角选择
内容
编辑推荐

  突发事件和处置突发事件,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地发生着,已成为传媒关注和反映的一个独特的方面。作者以伊拉克战争、抗非典、印度洋海啸等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和对其处置过程为依据,着重研究了传媒对突发事件报道视角的选择问题,该书对专于突发事件报道和从事军事宣传报道的同志,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目录

序/1

第一章 概述突发事件/3

1.突发事件的成因/3

2.突发事件的特质/11

3.突发事件的分类/21

第二章 漫话“9·11”传媒视角选择——兼谈传媒对不可预测性突发事件视角选择/49

1.“9·11”前夕传媒视角动态/50

2.追求“9·11”首日轰动效应/52

3.透析“9·11”首月“四度”特色/64

4.喜欢在“9·11”周岁凑热闹/82

第三章  妄说美伊开战前传媒视角选择——兼谈传媒对可预测性突发事件视角选择/95

1.瞄准核查过程/96

2.紧盯军事准备/102

3.环视外交斡旋/112

4.白描关键人物/115

5.点击开战时间/126

6.透析人心向背/128

7.扫描军费问题/131

第四章 评析“晚报”抗非典视角选择——兼谈传媒对行业性突发事件视角选择/136

1.关于抗非典的诗话/137

2.思路是走路的指南——抗非典视角内容选择思路/140

3.方法是获取成功的钥匙——抗非典视角内容报道方法/156

4.内容也需要漂亮的衣服——抗非典视角内容宣传形式/168

第五章 探究“青年报”抗非典视角选择/182

1.关于青年视角报道的历史传统/182

2.“探囊取物”对准青年学生/183

3.“视点搜寻”瞄向科学之光/192

4.“评头品足”坚持正确导向/208

第六章 浅议载人飞船飞行成功传媒视角选择——兼谈传媒对科技成果性突发事件视角选择/223

1.认知科技成果性突发事件/224

2.以人和物为聚焦点/227

3.重要性:头等的选择内容/228

4.权威性:服众的新闻事实/231

5.效应性:凝聚人心的影响力/241

第七章 简述印度洋海啸传媒视角选择——兼谈传媒对自然灾害性突发事件视角选择/270

1.视点之一:难以抗拒的威力/271

2.视点之二:死亡之海的震撼/272

3.视点之三:空前浩大的军援/276

4.视点之四:预警系统的遗憾/293

后记/308

试读章节

1.突发事件的成因

当今世界,大大小小的突发事件可谓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然而,就一般意义上讲,人们认为,突发事件就是事情发生很急促,具有突变、突发、突然的自然属性。但如果仔细研究一下,突发事件还有其更重要的社会属性。因为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因此,我们可将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突如其来的有影响的重大事件,作为从宏观和广义上去理解的“突发事件”。也就是说,社会各系统各行业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都可以视为突发事件。如军事、政治、航天、航海、航空、铁路、公路、水运、金融、林业、建筑、卫生、厂矿和科学实验等各个部门,目前都广泛使用“突发事件”这一概念,并各自都有特定的内涵。由此推断,笔者认为,突发事件应该包括突发事件的起因、突发事件的特质和突发事件的类别。下面笔者就浅谈一下突发事件的起因。

军委领导指出,总是在发生的一些严重的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有些让人想都想不到。还指出,重大突发事件接连不断,必须把反恐怖斗争作为我军军事斗争的重要内容。因此,充分认识突发事件起因的各方面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把这个问题弄懂了,突发事件传媒视角的选择才有深刻的依据,也才能准确把握这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从而在对处置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选准视角,报道深入,使稿件能够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序言

我的案头摆着范以同志的书稿——《论突发事件传媒视角选择》。翻阅之中,受益匪浅。因为在现实中,各类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已成为媒体报道的一个独特的重要方面,也是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正是基于此,该书对部队和地方的新闻工作者确有益处。

作者范以同志是我所熟悉的一名勤奋踏实的编辑、记者,既从事过部队基层的宣传报道,也担任过北京军区的宣传干事,还担任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部的记者,现为《人民武警报》的主任编辑、记者。他阅历丰富,经历和采写过大量的突发事件,在新闻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突发事件发生的规律,并着重研究了媒体对突发事件如何选择正确的传媒视角,这对于从事军事宣传报道和专于突发事件报道的同志,很有借鉴价值,对搞好舆论战的研究也有益处。事实也说明,传媒视角选择正确了,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就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否则,就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由此可见,正确选择传媒视角之重要。

该书结合国内外一些大大小小的突发事件,对传媒视角选择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内容具体、深刻。有耕耘就有收获,有收获就值得珍视,该书是值得珍视的。

范以同志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部队的新闻事业,目前正年富力强。更期望他继续耕耘脚下的沃土,拓成新的绿地,丰收在望的日子正等着他。

笔者谨以此话,把该书引荐给读者,是为序。

后记

在农历乙酉年的春天,有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鸡唱高树月秀色,日腾远山舞春光。”正是在这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大好时光里,我的新作《论突发事件传媒视角选择》一书面世了。劳作之苦,终于换来了收获的喜悦。

该书着重论述了突发事件传媒视角选择和报道的问题。近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强调,要完善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和反应机制。他还说,丑事和突发事件是两个概念,有些突发事件不一定是丑事,但都是痛苦的,比如说海啸;有的是让人很悲伤的事,比如说矿难。关于如何改进突发事件的报道,赵启正强调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突发事件报道有复杂性;一个是新闻训练和对突发事件如何报道的训练。笔者认为,对突发事件如何报道的训练,就包含了媒体和记者强化对突发事件传媒视角选择能力的训练。它要求媒体的决策者和报道新闻事实的记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政策理论修养,还要有过硬的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和采访写作的全面素质。而这种功夫体现的交汇点,就看对突发事件传媒视角选择水平的高低。选择水平高,视角报道准,对事件的反映既尊重事实,又有积极意义,既有助于事件的解决,也稳定人心。否则,报道效果可能会截然相反。说到这里,笔者的这本“小书”或许还有一点可看的价值,不过,这仅仅是一孔之见,难免片面。此外,该书在写作中参考了《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参考消息》等资料,由于本人才疏学浅,这本“小书”肯定有不尽人意之处,敬请读者谅解。

被帮助过的人,心里最清楚被帮助的滋味。本书得到了军事科学出版社给予的大力支持,我的老战友包国俊同志也鼎力相助。对突发事件有资深研究的解放军报社《军事记者》杂志主编朱金平同志,热情地为该书作序。人民武警报社邓日照同志为该书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武警福州指挥学校罗兵同志、武警乌鲁木齐指挥学校朱建军同志做了大量的书稿录入工作。在这里,一并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书评(媒体评论)

若乃勃然而起,忽然而至,如?之奔,虿之螫,狸之搏,兔之脱,谁能御之!  ——《兵?·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论突发事件传媒视角选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范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军事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378354
开本 32开
页数 3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5-03-01
首版时间 2005-03-01
印刷时间 200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12
丛书名
印张 9.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3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1: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