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花瓷收藏鉴赏百科/专家解读古玩收藏入门百科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专家解读古玩收藏入门百科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对青花瓷的源流与发展、制作工艺、品种分类、造型特点、装饰特色、原材料、断代辨伪、流传情况、收藏行情等作了重点介绍,并配有许多图片,供读者鉴赏。

内容推荐

2005年7月12日,元代青花瓷罐[鬼谷下山]在,英国伦敦以1568.8万英镑(合2.45亿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创中国瓷器拍卖价最高记录,由此引发了元青花收藏热。

在元代中期才成熟的青花瓷,在明清时期大放异彩。艺术成就很高,是瓷器收藏的一大门类。青花瓷虽主要是釉下蓝移但因青料和表现技巧具有多样性。致使历朝青花瓷,均有各自的艺术特征,本书对此作了专题介绍。

目录

青花瓷基础知识

一 唐宋青花瓷

二 青花料

三 青花瓷的品种

四 与青花瓷有关的几种彩瓷

青花瓷鉴赏

一 元代青花瓷

二 明代青花瓷

三 清代青花瓷

试读章节

01 什么是青花瓷?

虽然大多数的人都不会把青花瓷认错,但要准确而全面说出青花瓷的基本特点却不容易。原因是青花瓷有太多的表现形式,并不是只有白地青花这一种,还有色地青花、青地白花、青花挂粉(青地白花形式,白色的花纹在画青花之前刻印出形象,青花上釉烧成后,如堆粉般凸起)、白描青花、青花釉里红、青花与印花相结合等;此外,许多瓷种,如青花加紫、青花单彩、青花三彩、青花五彩也都与釉下青花有关,所以单从感观上或工艺上的特点来归纳青花瓷的定义,也是很难的。冯先铭先生在探讨元青花时提出成熟的元青花瓷应当具备三个基本要素:①洁白的瓷眙和纯净的透明釉;②运用钻料产生蓝色的图案花纨③熟练掌握釉下彩绘的工艺技术。也就是说,青花瓷必,而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即釉下彩工艺和运用钴料。还有一些学者分别从胎、釉、装饰、烧或等方面对青花瓷进行了界定和描述。目前流行的“定义”有七八种,说法也不完全相同,虽然都有言之有理,但也总可以找到其未能概括的例证,从而说明“定义”尚不够严谨。

在仔细研究各种“定义”之后,发现最有宽容度的青花瓷定义其实就是“青花瓷”三个字:“青”,就是说青花瓷必须是以氧化钴作为呈色剂;“花”,就是说青花瓷必须是彩绘瓷,具有绘画性;“瓷”,就是说青花瓷必须是瓷胎,并且是白瓷胎。如果不符合这起码的三点,就不是青花瓷了。

青花瓷的产生时代目前已追溯到唐代,但因不完全符合“青、花、瓷”三个要素,故被称为青花瓷的雏形。成熟的青花瓷要在元代才臻于成熟,以至正年间最精美。元代景德镇窑生产的青花瓷是当时著名的外销瓷。明代,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生产的主流。在明代万历年间,外销青花瓷主要销往欧洲。

在历史上曾使用过苏麻离青、陂塘青、平等青、回青、珠明料等青料,因青料的组分不同,所制青花瓷的呈色也不相同,也形成了历代青花瓷的呈色特点。明代最好的青花瓷是宣德青花,清代最好的青花瓷是“康青”,即康熙中期的青花瓷。

02 目前年代最早的唐青花瓷是怎样发现的?

1983年秋冬,扬州文昌阁附近的三元里工地先后发现青花瓷残片共三批11片。残片有碗、盘和壶三类,其中碗有几种式样,复原口径在24~26厘米(有一片无法复原);碗的圈足有玉璧形宽圈足和玉环形窄圈足两种。盘为瓣口,折腹,圈足,瓣口内侧有凸起棱线。壶的造型敦厚丰满,线条圆润流畅,具唐代特征。

1988年,扬州琼花路北侧出土一件唐代青花瓷碗,碗的外壁粘有黄绿三彩釉斑。

1990年,对扬州文化宫唐代遗址进行了科学的考古发掘,在唐文化地层中出土14片青花瓷片。涉及器形有碗、盘、壶和枕,青花纹饰有梅花点、花草和椰子树等。这批唐青花的胎细白,烧结良好,厚度5毫米;两面施釉,釉黄白色,光亮带细裂纹;青花纯蓝色,晕散,中有深蓝色小点;眙釉间有白色中间层;具釉下青花特征。外貌与扬州出土的其他唐青花相似。

03 海外收的藏唐青花瓷有哪几件?

目前已知藏于海外的唐青花实物有三件:

①现藏我国香港中文大学冯平山博物馆的白釉釉下蓝彩三足罐,1948年出土于河南洛阳,在罐的肩部有点彩和条彩组成简单图案,口沿部亦有蓝色的彩点。

②现藏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的白釉釉下蓝彩罐,以点彩绘成五条鱼纹,中是梅花形朵花,口沿有蓝色条彩。

③现藏美国波士顿泛美艺术馆的白釉釉下蓝彩碗,碗里心绘蓝彩折枝花草叶纹,口沿有条彩和点彩。

04 河南出土的唐代青花瓷有何特点?

1983年,河南省轻工研究所在巩县发现一件唐青花小瓷罐,经化验分析是釉下彩绘,蓝色釉料的成分除钴外,还含有少量镍。

洛阳东北郊的唐墓据考证,墓葬年代下限不晚于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年)中出土一件青花瓷残盒,扁圆形,直径9厘米,瓷胎呈白色,坚硬,表面涂一层化妆土;釉透明,积釉处有细密冰裂纹;壁饰青花点纹四组,点呈倒三角形,青花呈色深浅不一,浅的蓝灰色,深的近墨色。

05 唐代青花瓷产于何地?

唐代青花瓷的产地目前还没有确定,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是产自唐代河南巩县窑,理由是:唐代河南巩县窑以烧造白瓷著名,也烧制三彩陶和蓝彩陶,而蓝彩陶是以钻为呈色剂,具备了烧制青花瓷的工艺条件。经理化分析,扬州出土的唐青花和巩县白瓷在胎釉的化学组成上相近,而且制作工艺和烧成工艺也相似,可视为同窑产品。另外,也有唐青花瓷出土的报道;现存香港中文大学冯平山博物馆的白釉釉下蓝彩三足罐,即于1948年由河南洛阳出土的。

另一种说法认为是产自唐代湖南长沙窑,理由是:唐代长沙窑具备生产青花瓷条件,生产釉下蓝彩瓷。出土的菱形几何纹釉下蓝彩罐,其纹饰与扬州出土的唐代瓷枕残片相似。另外,唐代长沙铜官窑与巩县窑一样有大量的瓷器通过扬州出口。故长沙窑有可能生产外销青花瓷。

06 宋代青花瓷有哪些实例?

目前已发现的宋代青花瓷有如下几件:

(1)广东潮州窑出士青花瓷像(1067-1068年)

1922年广东省潮州驻军在城西南羊皮岗挖掘到4座瓷佛像和1座瓷香炉,佛像上有铭文:“治平四年丁未岁九月卅日题”、“潮州水东中窑甲弟子刘扶同妻陈氏十五娘熙宁元年戊申五月二十四日题”“匠人周明”。青花瓷像质地莹白,卵青色釉,佛像的冠、发、眉、眼、须用青料描绘。青花在釉下部分呈深浅不等的青褐色,未盖釉处呈桂皮样黄黑色。

(2)浙江龙泉县金沙塔塔基出土青花瓷(977年)

1957年2月,在龙泉县金沙塔塔基发现了北宋初期的青花瓷片共13片,经拼对为三件碗的口腹部残片。其中有直口圆唇碗、敞口卷唇碗、直口平唇碗。

(3)浙江绍兴环翠塔出上青花瓷片(1265年)

1970年冬拆除绍兴环翠塔,在塔基内发现南宋末年的青花瓷片。瓷片胎质细腻洁白,烧结良好,不吸水。里外均施釉,釉色白中泛蓝。青花呈浅青蓝色。

P2-5

序言

近十几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间收藏活动十分活跃,特别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出现,为我国民间收藏活动带来了新的观念和新的交易方式。

现代艺术品收藏活动的本质是利用社会公认的艺术收藏品作为媒介的投资理财活动。艺术收藏品一般都具有稀少性(甚至是唯一性)、历史性、资料性、资源性、艺术性、社会认同性和高价值。因此,能成为现代艺术收藏品的,都应当具备上述种种特性。例如过去很少有人认为是文化艺术品的明清硬木家具,正是具备了上述种种特性,在现代的条件下成为了最热门收藏品类。但一般家具,也正因为缺少上述一些特性,故不能成为艺术收藏品。

艺术品收藏最核心的问题是识别真假和价值评估,这也是广大收藏爱好者最关心的问题。凡见过鉴定专家鉴宝的人,莫不为专家慧眼识真伪的能力所折服,认为他们有鉴宝秘诀。其实鉴宝秘诀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说有,是说专家的确实有过人经验和眼力,所以在鉴宝的瞬间能想到常人所想不到、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说没有,是指专家的过人能力也是基于对艺术品全面了解和毕生的专业实践经验,鉴宝时运用了这些知识和经验。由此可知,艺术品收藏是一种以知识密集型为特征的活动,需要站在一个相关知识的平台之上。因此,全方位了解每一种艺术品的相关知识,才是鉴宝的秘诀。

为此,我们精选相关资料,编辑了《专家解读古玩收藏入门百科》,每册介绍一种艺术品收藏门类,并以问答形式,对艺术品的源流与发展、制作工艺、品种分类、造型特点、装饰特色、原材料、断代辨伪、流传情况、收藏行情等作了重点介绍,并配有许多图片,供读者鉴赏。本书按类别编排,读者可以很方便地查阅。虽然收藏艺术品能力的提高,还要有待于在有经验的人带领下进行更多的实践,并非是读几本书就可以跃跃欲试的。但从文化角度读读此书也是有益的,至少能帮助读者了解、体味一种艺术品之所以是艺术品术之所在。希望读者能够喜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花瓷收藏鉴赏百科/专家解读古玩收藏入门百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健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龄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84872
开本 16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图书小类
重量 0.5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894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8: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