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破产的美国--美国这样搞垮全球经济
内容
编辑推荐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表示,当前这场信贷危机是50年来,甚至是10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且信贷市场“动荡多久”,经济衰退就会“持续多长”。本书作者詹姆士·D·施科劳克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和真实的故事揭露了形成这次信贷危机的真实内幕。

内容推荐

作者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和真实的故事揭露了形成这次信贷危机的真实内幕。

本书带你了解失控的美国金融产业如何诱使消费者掉入债务陷阱,使自己深陷经营危机,甚至拖累美国与全球经济。

举债消费与投资的生活方式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卷进了一个巨大的全球债务链之中。

人们谈虎色变的次贷危机只是序曲,现在的危机已经扩大到几乎所有债券品种,这是一场全球性的债务危机!

在过度的信用膨胀之后,美国将何去何从?

危机当前,美国政府干预的基本倾向是输出通胀,转嫁危机。

这次美国的信贷危机影响巨大,或许必须靠全世界来买单。

不论你是不是投资者,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向都将与你息息相关。

请别将信贷危机当成别人的家务事!

目录

前言

银行神话

信用卡的胜利

入侵校园

银行的VIP

以效率之名

讨债这一行

信用调查与个人资料

破产的权利

社会版的悲剧

穷人的银行

国债谁买单

全球举债成瘾

解决之道

作者附言

试读章节

随后我意识到,我们刚才看的那个建筑根本不能称之为“家”,它只是一笔投资而已,或者借用烟草行业的一个比喻,它就是一种债务转移机制。“家”——这个称呼如果让你感到焦虑,那么我就用“房子”这个词,曾经是中产阶级投资的手段和工具,而按揭曾经也只是一种逐月付款的累计购买方案,并受到联邦政府的许可与严密监控。那时候,把钱存到银行或者藏在自家床垫下,都不如将其用于购房,因为这样可以使你不受通货膨胀和贫穷的困扰。但时过境迁,现在出现了一个越来越不受监控的完整的工业部门,使得房屋并非投资的工具,而变成贩卖或投机的商品。通过一些委婉的说辞,诸如“释放你房子的隐藏价值”,再加上美国人对信贷的痴迷,这个行业不仅盈利丰厚,其规模也无法统计。目前,美国抵押贷款总量已经大于所有股市价值之和。在这个工业兴起的过程中,诸如“房屋拥有权”和“美国梦”这些一度人人熟知的短语的意义(之前这些简单短语显然代表的是一种优越感)却变得模糊。现代人的目标并不是不欠债,而是不欠“坏债”。为了买一个大房子而欠的债务是“好债”,因为你可以一直住在里面享受生活,你也只是在拿自己的赚钱能力当杠杆为自己赢得最大收益。丢弃信用卡,积攒下来一些开销则是“坏债”,不过现在它们可以魔幻般地变成好债,只要你用自己的房子再融资,并用这笔收入去“抵消”那些“坏”债就可以了。就像魔术师说的:“你看,变!”

而在现实生活中,好债与坏债之间根本就没有区别。按照定义而言,债务就是一种责任,一种支付承诺。简单点说,如果你现在买不起一幢大房子,那么当那幢房子变得更贵时你还是买不起。

我们最后来到一间办公室,贝丝和一个贷款咨询师约在那里见面。咨询师是一位老绅士,也许是20世纪70年代早期生人,也许就在大萧条时期出生,然后又反复经历了繁荣、破产和繁荣。咨询师首先夸赞了贝丝的能力,然后就和贝丝坐下,向她解释为什么抵押债务是一种“好”债务:因为利息是可以减免课税的!他知道大部分人对于课税减免一知半解,但他更知道大多数人不愿意交税,而这正是他所擅长的部分。他可以迅捷地掏出计算器,给客人们演示为什么买一个大房子反而会替他们省钱,因为你付的利息越多,减免的税收就越多!一个新来的银行抵押计算员就知道要说服客户将他们收入中的55%用于抵押,这比房地产商以前推荐的数额高两倍。无论顾客信用如何都不成问题!这个咨询师可以在几天之内改善客户的信誉评价,只需给信用部门缴纳一些特别的收费,就可以抹去之前不好的记录。

贝丝插嘴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以前听说过一种说法,就是为了不降低自己的信誉评价,永远都不要把信用卡作废。”“的确如此,”咨询师回答,“尽管要保持收支平衡,但你还是应该尽可能地显示自己的信用,而一般的途径就是向信用卡公司表明:你是愿意支付利息的。”当贝丝理解了咨询师一些与常识相反的论断,或者明白咨询师所说的话时,她就会点头示意。

当咨询师说到要和贝丝建立合作关系时,贝丝直截了当地问他能给自己的顾客带来什么好处,他回答说:“大多数人所考虑的就是‘怎样才能以最低的付款得到最中意的房子’,而我的工作就是通过给他们找到最大笔的贷款,让顾客从自己有限的金钱中享受到最大的乐趣。”这对贝丝有什么好处呢?让贝丝的客户申请到最大金额的抵押贷款,也就能令其购买更加昂贵的房地产。

贝丝非常想知道现在的普通民众到底是如何买房子的。毕竟,拉斯维加斯的平均房价已经达到250,000美元。因此,稍后我决定打电话给一个洛杉矶的朋友询问,因为洛杉矶的房子才是真正的。昂贵。而我朋友身为一名房贷经纪人,其主要优势就在于其有吸引力,为人热情,会说双语,而且非常友好。和贝丝一样,他住的地方也是全美国最火爆的房地产市场之一。虽然十年前有过降价的情况,但当地人说南加利福尼亚州的不动产永远都不会降价。目前来看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稍稍关心房价的人就知道过去十年间房价至少涨了20%。

去年我这位朋友的收人为70,000美元,大多是佣金所得,而今年他的业绩更好,这是美国平均工资水平的两倍。和贝丝不同的一点是,他的客户都不富裕,有些人根本都不能称作传统意义上的中产阶级。他目前的一位客户是一个小公司出纳员。她想买房子,确切地说,她想要的是公寓大厦里的房子。她所追求的这个小小的“美国梦”价值要在400,000美元以上,这就是洛杉矶的房价,对于一个出纳员来说这非常不现实,因为她每月的工资只有1300美元左右。换言之,她每个月要支付工资两倍左右的抵押贷款,不用计算器也知道她付不起。

但是,有人为她这样的收入不高的人开辟了一项业务,官方称之为“申报收入”的房贷计划,不过我朋友和其他抵押经纪人更愿意称作“骗子”房贷计划。以上文提到的出纳员为例,这项计划是这样实施的:我朋友首先告诉这位出纳员,她应该在申请表格上写明自己的收入,而经纪人和银行都承诺,不会通过检查缴税收据和支票存根来验证其收入是否属实(意思就是可以随便写)。如果需要的话,她可以找一个“房客”做托儿,来分担其租金,因为很可能抵押贷款是她之前房租的4倍。如果她没有朋友,或者朋友不愿意做托儿,抵押公司可以给她安排个“朋友”。这个出纳员需要做的就是报个收入数字,签上名。而银行职员需要做的就是给钱,但他们可能也会对出纳员所填的表格惊奇不已,“谁能想到一个小出纳员每月能挣6000美元?”银行职员们在饮水机前聊天时一定会就这个话题大肆讨论一番:这个小公司肯定很“大”!

不过这也只是方法之一,抵押公司推出的新服务有数十种之多。目前为止最流行的就是无本金贷款,也就是“买者”在最开始的两三年内只需要支付短期利率下的利息,然后再“转变”成传统的支付方案,长期的利率要高很多。还有“负分期偿还”贷款,是以年本金为基础计算的分期偿还贷款,其定期偿付额按时增加,因为付款低于利息。还有125%的贷款,就是银行借给贷款者的钱比其不动产价值高25%。我猜想,因为贷款者支付不起抵押付款,多出来的这笔钱正好可以再用来进行支付。正如贝丝后来面无表情所说的:“设计这些贷款的人的确极具创造力。”

所有这些贷款都是基于一个信条:“不动产价值将来必然上升。”我那个朋友的客户就相信,随着她的公寓价值上升,增值部分足够用来支付抵押付款。当然,这也意味着她之后要偿还的抵押贷款总额更大。如果今后的几十年一切如她所愿,那她简直像海上冲浪那样爽。但如果公寓大厦并没有那么快升值,或者如果利率上升,抑或她没有找到一个真正的室友,甚至一旦她要给汽车加油,那么她只能是很快地溺死在海中。

P27-31

序言

纳什维尔(Naahville,位于田纳西州)市区像美国大多数的中等城市一样,静得出奇。该市最繁华的地段有一座中间突起的办公大楼,它主要由一家银行占据,中层是星巴克咖啡厅。这里有数不清的当铺、支票兑现金出口、各家银行分行、授权贷款商店以及金融公司。大部分广告牌都在宣传各种形式的借贷,也有大量信贷公司和破产代理律师所做的小广告——大部分张贴在城市公交车的侧面。看到这些你就会明白田纳西的居民们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债务问题:如何得到信贷,如何摆脱债务,如何才能驾驭越来越大的债务风波而不使自己破产。

在这里,你还会看见其他一些广告牌,上面正在宣传一个留着银色胡须的中年光头男子。广告牌上所宣传的这位男子拥有田纳西州排行第一的广播放映时间、增长速度最快的听众;他的声音覆盖了260多个城市,征服了数百万虔诚的听众;他在美国全国范围内四处巡演,每次演出都能让数以千计爱慕他的听众如痴如醉,他的名字叫戴夫·雷西(Dave Ramsey)。

我第一次遇到戴夫是在一座二层的砖砌办公小楼里,它与该州最昂贵的购物商场隔街相望。这里是戴夫录制广播节目的地方,也是戴夫的“金融安全大学”所在地,他发明的“摆脱债务的12步程序”也是在此处诞生的。戴夫讲课时,不会留下任何争论的余地,似乎他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深入到普通百姓中就是为了拯救他们,使他们摆脱恶魔般的债务。

金融安全大学的核心理论被戴夫概括为“债务雪球”,意思是不管利率的大小,首先偿还小笔债务。当然,如果严格地从数学角度分析,这并不是最优方案(大多数专家们都建议首先还清利率最高的债务)。但是,戴夫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是个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化的学者。他知道听众们有自己短期的计划和目标,并且通常情况下美国人都不是很擅长数学。戴夫在为他的理论辩护时指出,首先还清小笔债务使人们有一种“能够迅速完成某些事”的成就感,人们也会因此把自己的“还债计划”坚持下去。换句话说,“债务雪球理论”和在美国人生活中已经根深蒂固的“速成食疗法”没有什么差别,最要紧的就是见效一定要快速。

戴夫善于联想和类比,他给听众们讲他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拥有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不动产,最后却只是因为一些愚蠢的错误而丢掉了这笔财富。他不得不卖掉他那刚买不久的捷豹车(Jaguar),卖掉了房子,甚至连婚姻都差点失去,最后他宣布了破产。他的这些财富实质上是空中楼阁,是借贷的产物。在戴夫眼中,借贷是个魔鬼,借贷是如此的邪恶,事实上,戴夫甚至主张所有东西都用现金支付,但不超过15年期限的抵押还是可以申请的。当我要求戴夫给“掠夺性租借”下个定义时,他回答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的借贷都是掠夺性的。”

在与戴夫见面的第二天,我决定去拜访一下他的破产代理人——艾德加·罗斯柴尔德(Edgar Rothchild)。如果单纯从代理业务的数量上看,艾德加可以说是这个州最成功的破产代理人。谈及他的这位最著名的委托人时,艾德加立刻一笑,好像在说“真实的世界由我掌控”。当你问艾德加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美国人宣布破产时(现在宣布破产的比率是“大萧条”时期的10倍),他能迅速罗列出一系列原因,但这都围绕着一个简单的事实:美国人的消费超过了收入。

当天下午,我回到金融安全大学去询问戴夫。我想他应该对“借贷已经变成一种文化现象”这样的现实有自己的见解,而不仅仅是在广播中表现的那些。毕竟,如果说数百万美国人某天早晨起床之后,就莫名其妙地自愿跳入他们永远都无法逃脱的陷阱,未免有些太过牵强。

戴夫认为美国政府要承担部分责任。在“9·11”刚刚过后,难道布什总统没有鼓励美国人去迪斯尼消费,享受美国人应有的快乐吗?难道当时美国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汤姆·达斯勒(Tom Daschle)没有告诉大家要“走出家门,去买那套你心仪已久的衣服吧”?难道不是美国国会在利用美国民众的信任,让大家去为上千美元的马桶坐垫和数不清的“独特情调的岛国和滑雪场调查”任务买单,才最终导致这一代的美国家庭平均要欠下80,000美元的债务吗?但是戴夫却不能用这些事实解开听众的心结,因为听众认为问题是他们自作孽。

“我们国家的选举,其实就是一个债务人在选举另一个债务人,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吗?”他接着说,“我想这是理所当然的。”最后他又有点嬉笑地加了一句,“能拯救大众的人不在华盛顿,那不是他住的地方。”

我离开了金融安全大学,仍然不停地思考着借贷这个问题。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度里:在这里,美国政府告诉民众说我们国家的经济蒸蒸日上,而民意调查却表明大部分人认为经济正在变得越来越低迷;抵押品赎回权的取消率和银行破产率一路飙升,而百万富翁的数量和银行利润却逐年增长;这个国家的公民可以买得起悍马H2甚至悍马H3,而士兵却不得不向那些落后的民族开战,而那里全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所有这些难题,难道真的只靠那两周一次的车库跳蚤市场,或者早上不再喝拿铁咖啡就能解决吗?

我结束在田纳西州的采访几个月后,卡特里娜飓风席卷了新奥尔良,一天后又爆发了洪水。接下来,正像全世界目睹的那样,连续七天的时间里,新奥尔良的市民们只能祈求援助。数以百计的人溺死在自己家中。因为缺少饮用水,母亲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婴儿在自己的怀中死去。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极其富有的国家里还会有如此贫穷的人?为什么以前没有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到哪里去筹钱以弥补这巨大的损失,同时还要继续在伊拉克的战争?又到哪里筹钱来提供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以及所有其他基本需求?难道布什总统刚刚签署的银行破产改革计划过于苛刻?人们终于问及了这个最尖锐的问题。美国人终于开始意识到“信用卡不等于财富”这个事实——一代人在借贷中的浑浑噩噩的生活方式,已经让我们变得极其脆弱。

总统在法区(French Quarter,新奥尔良著名景点——译者注)发表了激动人心又充满希望的演说,他大声鼓舞这些蜷缩在一起、长期被忽视的人们,但接下来他好像就提不起精神来了。新的自然灾害不断出现,新的丑闻不断上演,他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伊拉克战场上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2000人。本来要拨给银行破产改革计划的财政预算,现在却用来抚慰那些飓风的遇难者以及重建新奥尔良。保险公司拒绝承担重建家园的费用,因为他们声称损失主要是由飓风带来的洪水造成的,而非飓风本身。新奥尔良的大部分私营医院甚至怀疑重建是不可能的。小型企业管理局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贷款担保,但担保对象仅限于那些近期具有良好信用的人——非常滑稽的是,这一限制条件使80%的申请援助资金的人都被拒之门外了,而房地产投机商人的到来似乎带来了些希望。

换句话说,目前的状况正平稳地步入正轨。政府要想重建新奥尔良就会欠下更多的债,市民们也会因此背负更多的债务。唯一不同的是那笔债务将会比以前的代价更大,也就是说,即使随时都有洪水来袭的危险,我们也要继续在飓风的威胁下煎熬着。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如果不再提供额外的借贷,联邦政府以及大多数美国人都很难顺利地度过明天。由于更多的借款都只是用来还以前的债或者利息,导致新的借贷对增加银行利润并没有太多的帮助。最终更多的借贷会导致更高的利率,从而导致借贷的进一步增加,不可避免地造成恶性循环。

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已经在上一代人的身上赚取了数万亿美元的高额利润,但是目前这些利润,已经被美国人长期无担保的借贷挖空了。我们的实际工资仅增长了1%,而家庭债务却增长了10倍之多。结果,没人再愿意节约开支,因为是否节约已经没有太大意义。除了不断地消费,直到我们信用卡里的钱被花光外,我们别无选择。正像富有传奇色彩的、曾在“大萧条”时期担任美联储主席的马瑞纳·伊寇斯(Marriner Eccles)指出的那样:“经济就像是赌博游戏,只有少数人掌控着筹码,其他人只能靠借贷来维持而不至于出局。但是,借贷停止的那一刻,这场游戏也就随之结束了。”

我们怎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怎能如此鼠目寸光?银行怎么会把钱借给那些根本还不起钱的人?这不是枉顾我们的优良传统吗?这不是显然违反常识吗?难道银行的主管们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播撒自我毁灭的种子吗?最终就会像马瑞纳·伊寇斯那个时代一样,一旦大多数美国人都坚持不下去了,银行就会垮掉。

其实答案很简单。自从几百年前威尼斯人发明了现代金融模式,银行业已经发生了最深刻的变革,从此美国人就开始依靠前人留下来的基业生活。尤其可笑的是,我们竟然一直相信,只有借贷人具有一定的偿还能力时,银行才会给予贷款,因为我们都认为银行更希望客户多储蓄。然而,恰恰相反,一些大的银行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意识到,教我们如何花钱要比教我们如何省钱获得的利益大得多。他们也意识到早点让人们直接付出大笔大笔的钱(大多是以费用的形式收取的)要比等着那涓涓细流般的现金流人他们的腰包要爽快得多。道理很简单:费用收取进来就是利润,而现金流创造利润要花费数年之久。这就是抵押款、汽车贷款甚至信用卡款项被捆绑后一起出售给金融市场的原因,有时候,只在一瞬间就卖给华尔街。

以安然(Enron)为例。安然的主管们不想再等待他们高超的创意结出硕果,所以,在一家叫做阿瑟·安德森(Arthur Anderson)的财会公司的帮助下,也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允许下,他们成功将“逐日结算”的短期结算规则运用到长期合同中。这样,主管们就可以对一项新的商业创意的价值做出决策,以预测它的即时利益,之后便可以从中获取红利——整个过程都在同一个付款季度内完成。而当这一计划失败导致公司巨额亏损时,主管们又把目光投向世界上最大的银行以掩盖他们所造成的损失。安然将在财务评估之前把这笔赔本的生意卖给大银行,然后再以“更大亏损”的名义将其买回。银行不冒任何风险就可以从中获利,银行家们也因此分得红利,最重要的是安然的主管们从这次“利润连续增长”的欺诈中捞到的好处大得惊人。当然,“逐日结算”的玩法注定了安然最终的失败。但当你看到美国前十位最富有的高级主管是如何每年赚10多亿美元的时候,你就会意识到这种短期的鬼把戏创造巨额财富的速度有多快!

现在,同样的手段正在应用到消费者的借贷服务中。大多数抵押款、汽车贷款和信用卡借贷款被银行打包后一同卖给投资者,并在短期内获得收益,有时甚至只需几秒的工夫。银行负责对信用卡借贷款的商业价值进行评估,并将其卖给投资者,从中侵吞一部分利益。在本地的分行中再也找不到一个仔细审核你的抵押款或者信用卡借贷款的银行家了,就像不会有唱片公司的老总会在百老汇大街上挖掘牛仔歌手当艺人一样。

但是目前还存在着一个更大的思想误区——人们误以为现在的借贷已经不比当年了,至少应该有“好”债和“坏”债之分。例如,只要问一下苏兹·欧曼(Suze Orman,美国最知名的金融顾问之一),她就会告诉你:仅仅一个简单的数字——你的信用积分,就会成为决定你未来经济状况的关键。然而,当较高的信用积分给你带来较低利率的抵押款和信用卡资金支持的同时,它也打开了洪水的闸门,使更多的“好处”蜂拥而来——低利率贷款走进了你的生活,而这种贷款通常不会一直“好”下去的,它的低利率也可能突然就飙升了。就是说,这种主张远离贷款的观点是不切实际的。毕竟,我们周围的人中还有谁没有欠债吗?或许,只有邮寄炸弹的恐怖分子没有吧。  还有一种更可怕的观念,认为借贷是我们的朋友,是一种神奇的工具,用纳帕斯特(Napater)的新广告词来讲就是它可以让零们“从一无所有到无所不有”。不只布什总统一人曾驳回联邦政府的贷款——理由是“那只是纸上的数字而已”,他的副总统曾坦言:“财政赤字并不是什么问题”。但冷漠的头衔最终赠给了这位曾经两任佛罗里达州参议员的康尼·马克(Connie Mark),他曾在2005年给布什总统当过税法改革顾问。下面是《纽约时报》最近对这位参议员的一次访谈:

采访者:您认为我们的资金是从哪里筹措来的?

马克:什么资金?

采访者:使这个国家能正常运转的资金。

马克:我们可以借。

采访者:我一直不明白这笔钱到底从哪里来。总统说我们还需要2000亿美元来修复卡特里娜飓风带来的破坏时,难道他想去阿拉伯向沙特阿拉伯人借这2000亿吗?

马克: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确可以这样做。当然也有可能是向中国借。

20年前,当联邦政府的赤字超过了数万亿美元的纪录时,包括前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在内的政治家们,以及包括阿兰·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内的经济学家们就曾发出警告:可能会有可怕的后果。赤字超过了7万亿美元后,继续增加借贷已经成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唯一途径。以社会福利为例,这是最显著也可能是最隐伏的例子:为了减少财政赤字,前四届离任的总统已经从社会福利中借取了1.5万亿美元的资金,现在怎样呢?这笔委托金已经分文不剩,留下的就只有一张借据了。实际上,联邦政府每年都在从社会福利中抽取资金来弥补赤字。在2000年和2004年的大选中,布什提出了“个人账户”的观点。该观点认为,理论上,每一个美国人都将拥有自己的社会福利账户。这个账户将存有真实货币,这样就可以用它购买资产,也就是说这些账户并非一堆借据。当然,理论上讲,也可以用它来贷款。可问题是,自从社会福利信贷基金现金亏空后,没人敢说哪里还能弄到钱去填充这些账户。还去向中国借吗?可能吧。布什总统还没告诉我们确切信息,然而,他曾很明确地警告过那些工作的人们,不要指望社会福利。

从来没有媒体真正让总统深究个人账户的数学问题,而是美国退休人员协会(America Association of Retired Persons)扼杀了这个观点。非常讽刺的是,他们讨厌个人账户的提案是因为这个提案会减少协会成员的既定利益的来源,而不是因为这个提案会使协会潜在成员承担债务。

皮特·派特森(Peter Peterson),一位绝顶睿智的经济学家,曾经很准确地指出:诸如个人账户之类的“利益”如果不真正支付给民众的话,那它就等于是递延税金。无论是“反税”主席还是他的对手,都没有对借数万亿美元去填充个人账户基金这个方案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可能性的确太小了。毕竟,美国人已经接受了这种冲浪式的生活方式,尽管它是那么的荒谬和诡异。无数的广告宣传说可以“帮助你还清高额的信用卡债”,于是我们就照广告所说拨通他们的800免费服务电话,然后甚至连房子都给抵押上了借来新的贷款,去支付之前的卡债,然后跟朋友们吹牛说我们的债都“还清”了!还有人怂恿我们去租借那些我们曾经真正拥有的东西——包括音乐,还有分期支付的头期款。我们已经接受了这个新的协议:我们永远也无法脱离借贷,因为那是不可避免的,是上帝为我们安排的选择,是命中注定的。我们已经忘记了脚踏实地的感觉,因为我们正在卷入更大、更加虚幻的浪潮中。我们已经忘记,了身边最伟大的投资者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他曾经嘲笑过我们这个“收益分成的佃农社会”,他的声音听起来如此苍老、古怪和呆板。  直到我们消耗殆尽,直到我们失业、离婚,直到我们发现自己的健康保险连几千美元的额外开销都补偿不了,直到我们丢了工作或者家人不再同意提前支出的做法,直到我们没办法再继续这种免费的冲浪游戏……那时,“信贷的地狱”——正像我采访过的一位消费权益倡议人士的说法,就会毫不留情地将你卷进去。费用逐渐累积,利率也在上升,我们所接受的交易已经不再廉价。我们终于恍然大悟:我们根本不是什么中产阶级,我们贫困潦倒,我们一无所有。

那时,或许我们会问:“我们是怎么一步步沦落到这步田地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破产的美国--美国这样搞垮全球经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詹姆士·D·施科劳克
译者 黄蔚//刘继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683865
开本 其他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51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39
15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2: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