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父亲/梁晓声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梁晓声是当代文坛一个十分活跃、惊人高产的著名作家,作品被美国、日本等国家选为教育青少年和学习中文的高级范本,还被选为教育部指定的中学课外读物。作品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对真、善、美的讴歌及对平民小人物的关注,用平易生动的文字写出最打动人心的故事。

本书为《梁晓声文集》之一,收录了《父亲》《初恋杂感》《我与儿子》《我与文学》等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

内容推荐

许多年纪稍大的读者,熟悉梁晓声的名字是从《这里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等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开始的。这些轰动一时的力作,曾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甚至其插曲也是万口传唱,雅俗共赏。梁晓声因而成为公认的“知青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本书包括了梁晓声《父亲》《初恋杂感》《我与儿子》《我与文学》等部分获奖作品。其中,《父亲》获全国优秀小说奖,被美国选作华盛顿大学出版社选作中文高级课本教材。

目录

父亲

父亲/3

玻璃匠和他的儿子/30

父亲的演员生涯/35

父亲的遗物/42

“巴顿将军”的荣耀/47

当爸的感觉/53

过小百姓的日子

——给妹妹的信/58

想想父亲

——给三弟的信/62

永不过时的休闲装

——给四弟的信/66

难忘温馨

——给嫂子的信/70

初恋杂感

初恋杂感/75

16路公共汽车咏叹调/82

家,一类“合资单位”/85

我的发小

——大小的故事/87

我的发小

——二小的故事/98

烛的泪/102

女娲和夏娃/112

情人节杂感/115

爱缘何不再动人/126

我和水泥/141

我与儿子

我与儿子/149

体恤儿子/152

给儿子的留言/155

心灵的花园/158

回首忆年/163

不愿说当年/165

中年感怀/170

本命年杂感/173

怀念赵大爷/179

我与文学

我与文学/185

种子的力量/215

我的梦想/221

戴橘色套袖的人/230

读是一种幸福/235

我最初的故乡是书籍/237

爱读的人们/240

人性和它的意义/245

论“代沟”/25l

还是爱兵/256

论温馨/263

孩儿面/270

离乡/275

试读章节

玻璃匠和他的儿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城市里每能见到一类游走匠人——他们背着一个简陋的木架走街串巷;架子上分格装着些尺寸不等,厚薄不同的玻璃。他们一边走一边招徕生意:“镶一一窗户!……镶一一镜框!……镶——相框!……”

他们被叫作“玻璃匠”。

有时,人们甚至直接这么叫他们:“哎,镶玻璃的!”

他们一旦被叫住,就有点儿钱可挣了。或一角,或几角。总之,除了成本,也就是一块玻璃的原价,他们一次所挣的钱,绝不会超过几角去。一次能挣五角钱的活儿,那就是“大活儿”了。他们一个月遇不上几次大活儿的。一年四季,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冒酷暑,顶严寒,为的是一家人的生活。他们大抵是些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被拒在“国营”体制以外的人。按今天的说法,是些当年“自谋生路”的人。有“玻璃匠”的年代,城市百姓的日子都过得很拮据,也特别仔细。不论窗玻璃裂碎了,还是相框玻璃或镜子裂碎了,那大块儿的,是舍不得扔的,专等玻璃匠来了,给切割一番,拼对一番。要知道,那是连破了一只瓷盆都舍不得扔,专等锔匠来了给锔上的穷困年代啊!……

玻璃匠开始切割玻璃时,每每吸引不少好奇的孩子围观。孩子们的好奇心,主要是由“玻璃匠”那一把玻璃刀引起的。玻璃刀本身当然不是玻璃的。玻璃刀看上去都是样子差不了哪儿去的刃具,像临帖的毛笔。刀头一般长方而扁,其上固定着极小极小的一粒钻石。玻璃刀之所以能切割玻璃,完全靠那一粒钻石。没有了那一粒小之又小的钻石,一把玻璃刀便一钱不值了,玻璃匠也就只得改行,除非他再买一把玻璃刀。而从前一把玻璃刀一百几十元,相当于一辆新自行车的价格,对于靠镶玻璃养家糊口的人,谈何容易!并且,也极难买到。因为在从前,在中国,钻石本身太稀缺了。所以,从前中国的玻璃匠们,用的几乎全是从前的,从前也即解放前的玻璃刀,大抵是外国货。解放前的中国还造不出玻璃刀来。将一粒小之又小的钻石固定在铜或钢的刀头上,是一种特殊的工艺。可想而知,玻璃匠们是多么爱惜他们的玻璃刀!与侠客对自己的兵器的爱惜程度相比,也是不算夸张的。每一位玻璃匠都一定为他们的玻璃刀做了套子。像从前的中学女生每为自己心爱的钢笔织一个笔套。有的玻璃匠,甚至为他们的玻璃刀做了双层的套子。一层保护刀头,另一层连刀身都套进去,再用一条链子系在内衣兜里,像系着一块宝贵的怀表似的。当他们从套中抽出玻璃刀,好奇的孩子们就将一双双眼睛瞪大了。玻璃刀贴着尺在玻璃上轻轻一划,随之出现一道纹,再经玻璃匠的双手有把握地一掰,玻璃就沿纹齐整地分开了,在孩子们看来那是不可思议的……

我的一位中年朋友的父亲,便是从前年代的一名玻璃匠。他的父亲有一把德国造的玻璃刀。那把玻璃刀上的钻石,比许多玻璃刀上的钻石都大,约半个芝麻粒儿那么大。它对于他的父亲和他一家,意味着什么不必细说。

有次,我这一位朋友在我家里望着我父亲的遗像,聊起了自己的曾是玻璃匠的父亲,聊起了他父亲那一把视如宝物的玻璃刀。我听他娓娓道来,心中感慨万千:

他说他父亲一向身体不好,脾气也不好。他十岁那一年,他母亲去世了,从此他父亲的脾气就更不好了。而他是长子,下边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父亲一发脾气,他就首先成了出气筒。年纪小小的他,和父亲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也越来越冷漠。他认为他的父亲一点儿也不关爱他和弟弟妹妹。他暗想,自己因而也有理由不爱父亲。他承认,少年时的他,心里竞有点儿恨自己的父亲……

有一年夏季,父亲回老家去办理祖父的丧事。父亲临走,指着一个小木匣严厉地说:“谁也不许动那里边的东西!”——他知道父亲的话主要是说给他听的,同时猜到,父亲的玻璃刀放在那个小木匣里了。但他毕竟是个孩子啊!别的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他也免不了会对之发生好奇心的呀!何况那东西是自己家里的,就放在一个没有锁的、普普通通的小木匣里!于是父亲走后的第二天他打开了那小木匣,父亲的玻璃刀果然在内。但他只不过将玻璃刀从双层的绒布的套子里抽出来欣赏一番,比划几下而已。他以为他的好奇心会就此满足,却没有。第三天他又将玻璃刀拿在手中,好奇心更大了,找到块碎玻璃试着在上边划了一下,一掰,碎玻璃分为两半,他就觉得更好玩了。以后的几天里,他也成了一名小玻璃匠,用东捡西拾的碎玻璃,为同学们切割出了一些玻璃的直尺和三角尺,大受欢迎。然而最后一次,那把玻璃刀没能从玻璃上划出纹来,仔细一看,刀头上的钻石不见了!他这一惊非同小可,心里毛了,手也被玻璃割破了。他怎么也没想到,使用不得法,刀头上那粒小之又小的钻石,是会被弄掉的。他完全搞不清楚是什么时候掉的,可能掉在哪儿了,就算清楚,又哪里会找得到呢?就算找到了,凭他,又如何安到刀头上去呢?他对我说,那是他人生中所面临的第一次重大事件。甚至,是唯一的一次重大事件。以后他所面临过的某些烦恼之事的性质,都不及当年那一件事严峻。他当时可以说是吓傻了……由于恐惧,那一天夜里,他想出了一个卑劣的方法——第二天他向同学借了一把小镊子,将一小块碎玻璃在石块上仔仔细细捣得粉碎,夹起半个芝麻粒儿那么小的一个玻璃碴儿,用胶水粘在玻璃刀的刀头上了。那一年是一九七二年,他十四岁……

三十余年后,在我家里,想到他的父亲时,他一边回忆一边对我说:“当年,我并不觉得我的办法卑劣,甚至,还觉得挺高明。我希望父亲发现玻璃刀上的钻石粒儿掉了时,以为是他自己使用不慎弄掉的。那么小的东西,一旦掉了,满地哪儿去找呢?即使找不到,哪怕怀疑是我搞坏的,也没有什么根据,只能是怀疑啊!……”

他的父亲回到家里后,吃饭时见他手上缠着布条,问他手指怎么了?他搪塞地回答,升火时不小心被烫了一下。父亲没再多问他什么。

翌日,父亲一早背着玻璃箱出门挣钱去。才一个多小时后就回来了,脸上阴云密布。他和他的弟弟妹妹吓得大气儿都不敢出一口。然而父亲并没问玻璃刀的事,只不过仰躺在床上,闷声不响地接连吸烟……

下午,父亲将他和弟弟妹妹叫到跟前,依然阴沉着脸但却语调平静地说:“镶玻璃这种营生是越来越不好干了。哪儿哪儿都停产,连玻璃厂都不生产玻璃了。玻璃匠买不到玻璃,给别人家镶什么呢?我要把那玻璃箱连同剩下的几块玻璃都卖了。我以后不做玻璃匠了,我得另找一种活儿挣钱养活你们……”

他的父亲说完,真的背起玻璃箱出门卖去了……

以后,他的父亲就不再是一个靠手艺挣钱的男人了,而是一个靠力气挣钱养活自己儿女的男人了。他说,以后他的父亲做过临时搬运工,做过临时仓库看管员,还做过公共浴堂的临时搓澡人;居然还放弃一个中年男人的自尊,正正式式地拜师为徒,在公共浴堂里学过修脚……

而且,他父亲的暴脾气,不知为什么竟一天天变好了,不管在外边受了多大委屈和欺辱,再也没回到家里冲他和弟弟妹妹宣泄过。那当父亲的,对于自己的儿女们,也很懂得问饥问寒地关爱着了。这一点一直是他和弟弟妹妹们心中的一个谜,虽然都不免奇怪,却并没有哪一个当面问过他们的父亲。

到了我的朋友三十四岁那一年也就是九十年代初,他的父亲因积劳成疾,才六十多岁就患了绝症。在医院里,在曾做过玻璃匠的父亲的生命之烛快燃尽的日子里,我的朋友对他的父亲孝敬倍增。那时,他们父子的关系已变得非常深厚了。一天,趁父亲精神还可以,儿子终于向父亲承认,二十几年前,父亲那一把宝贵的玻璃刀是自己弄坏的,也坦白了自己当时那一种卑劣的想法……  不料他父亲说:“当年我就断定是你小子弄坏的!”

儿子惊讶了:“为什么父亲?难道你从地上找到了……那么小那么小的东西啊,怎么可能呢?”

他的老父亲微微一笑,语调幽默地说:“你以为你那种法子高明啊?你以为你爸就那么容易受骗呀?你又哪里会知道,我每次给人家割玻璃时,总是习惯用大拇指抹抹刀头。那天,我一抹,你粘在刀头上的玻璃碴子,扎进我大拇指肚里去了。我只得把揣进自己兜里的五角钱又掏出来退给人家了。我当时那种难堪的样子就别提了,那么些个大人孩子围着我看呢!儿子你就不想想,你那么做,不是等于要成心当众出你爸爸的洋相么?……”

儿子愣了愣,低声又问:“那你,当年怎么没暴打我一顿?”

他那老父亲注视着他,目光一时变得极为温柔,语调缓慢地说:“当年,我是那么想来着。恨不得几步就走回家里,见着你,掀翻就打。可走着走着,似乎有谁在我耳边对我说,你这个当爸的男人啊,你怪谁呢?你的儿子弄坏了你的东西不敢对你说,还不是因为你平日对他太凶么?你如果平日使他感到你对于他是最可亲爱的一个人,他至于那么做吗?一个十四岁的孩子,那么做是容易的吗?换成大人也不容易啊!不信你回家试试,看你自己把玻璃捣得那么碎,再把那么小那么小的玻璃碴儿粘在金属上容易不容易?你儿子的做法,是怕你怕的呀!……我走着走着,我就流泪了。那一天,是我当父亲以来,第一次知道心疼孩子。以前呢,我的心都被穷日子累糙了,顾不上关怀自己的孩子们了……”

“那,爸你也不是因为镶玻璃的活儿不好干了才……”

“唉,儿子你这话问的!这还用问么?……”

我的朋友,一个三十五六岁的儿子,伏在他老父亲身上,无声地哭了。

几天后,那父亲在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的守护之下,安详而逝……

我的朋友对我讲述完了,我和他不约而同地吸起烟来,长久无话。

那时,夕照洒进屋里,洒了一地,洒了一墙。我老父亲的遗像,沐浴着夕照,他在对我微笑。他也曾是一位脾气很大的父亲,也曾使我们当儿女的都很惧怕。可是从某一年开始,他忽然判若两人,变成了一位性情温良的父亲。

我望着父亲的遗像,陷入默默的回忆——在我们几个儿女和我们的老父亲之间,想必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吧?那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可我却没有我的朋友那么幸运,至今也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了,将永远是一个谜了……

P30-34

序言

青少年朋友的良师益友

——梁晓声作品《父亲》《母亲》读后感

梁晓声,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写作和发表作品。八十年代初期,他的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和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连续获得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梁晓声这个名字便为海内外众多读者所知晓。他身为知识青年,曾在黑龙江北大荒这个荒芜而肥沃的土地上长期磨练,经历了生活的苦辣酸甜。风霜雨雪的丰富见闻,铸就了他坚韧的素质、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梁晓声通过小说展现了生动、鲜活而泥土气息浓郁的现实生活和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感染并感动、教育着读者,其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巨大的激励与鼓舞。他塑造的丰富多样的艺术形象使人过目难忘,历久弥新——这是梁晓声作品给人最鲜明的印象,也是他最重要的特征。

进一步走近梁晓声,我们还看到他那些被人称为“另类散文”的大量著作。这里,有关于父兄姐妹、亲朋邻里、社会人生以及国际时事等多方面生活内容的文字,不仅数量可观,而且独具特色。有人评论说,他的这些作品的特色是“爱憎分明,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情真意切,人问苦乐,皆成文章;从前、现在或将来,世事纷繁,点点滴滴, 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皆成文章;猛兽昆虫,生命百态,信笔写来,皆成文章。”可见,他写作选材之广泛,思维之独特,文笔之跌宕,情感之率真,实可谓皇皇大观,独树一帜——这是梁晓声作品的又一个重要的特征。

在《关于母爱》一文中,他说:母亲们为了儿女能够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不管儿女是否呆傻、疯癫、残疾以至瘫痪,甚至面目奇丑,类似非人,而母亲的爱都时时刻刻不离开他的身边,绝不嫌弃、不放弃,甚至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而又无私无怨无悔。

梁晓声作品中洋溢着一种伟大的爱,震撼人的肺腑,洗涤人灵魂,让人心灵充满温情善良,充满了爱,实属人性中最美最美的那一部分。在《感激》一文中,他述说自己几十年生活中曾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好人,得到过无数的关怀、爱护、帮助和支持,这种种美好,使他备感温暖,充满力量。今天一想起来,常常便会油然而生无限的感动、感激和感怀的情愫,以致影响着他的人生,决定着他人生的走向和一切。

正是这种真诚的爱,使他终生难忘,从而内心产生强烈而深挚的感激之情,并且让他决心以种种努力去回报他人,回报社会——显然,这是梁晓声能够取得今日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看了中国物资出版社即将出版的《梁晓声文集》,感到这正是广大青少年最需要的好作品。我为此深深感动。这里有青少年心灵成长最重要的营养——教人懂得善良和感恩,教人在贫困中依然保持一种乐观和向上的尊严。今天能够及时读到这部如此内容丰富、感人至深的文字,实在是一种缘分,一种幸运。

胡德培

2008年5月20日

胡德培,男,编审。新闻出版事业突出贡献奖获得者。1959年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在《文艺报》、人民大学出版社从事文学鳊辑工作。曾担任《新文学史料》和《当代》杂志副主鳊,有《<李自成>艺术谈》《艺术规律探微》《胡德培散文》《瞩望星河——近二十年中国长篇小说艺术》《文学缘——近半个世纪我所接触的作家》等著作。

后记

去年五月,南海文化出版公司为我出版了五卷本的中篇小说集,遂按要求到桂林签名售书。

记得那一天的上午,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偶抬头时,总见一位中年女同志站在队伍旁,向队列中的中学生、大学生问些问题:“你们以前看过梁晓声的书吗?”

“读过他哪些作品?”

“如果他不坐在那儿签名,你们会买他的书吗?”

诸如此类。

便以为她是记者。

却又不免疑惑——打从十年前,我在记者们的身影中,几乎没见着过中年女性。

我的“任务”完成以后,她走上前来,自我介绍是出版社的编辑,并给我一张名片。她希望我能与出版社有合作;而那时我已调到大学,自忖将少付精力写作了,喏喏连声而已,其实是很敷衍的。

几分钟后,她走了。

她也没带把伞,双手举着报纸遮着头顶;幸好是细雨,且时下时停。否则,她那么举着报纸到宾馆,衣服会淋透的。

我不禁心生敬意,对于她的敬业。

在北京,她一年里给我打过四五次电话,还是谈她的初衷——从我的作品中,进言之,打算从我这一代作家的作品中,也编出几本书来给中学生及爱好文学的青年人看。

而我,认为自己的作品是可能不合当下青少年的阅读口味的,故一次次在电话里委婉地表示:那又何必?再者,旧作新出,恐被说三道四,仅成议柄。

然于胭梅主任锲而不舍,希望我能当面听听她的具体想法。

我们第二次见面时,已是今年的三月底了。距这一套书与青少年读者见面,仅一个多月的日子了。

这一套书是于胭梅主任和她的同事们赶编出来的。是从我几百万字的作品中挑选的。

她的具体的想法那就是——她十分重视我这一代作家作品中那一份历史成份和人文含量。她说,那历史距今尚且未远,实在是今天的青少年们想了解也应该了解的。只有了解了不远的过去,才会对中国今天的发展变化有感性的对比,因而才可能会更加珍惜已经拥有的一切;她还说,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越是充满人性美的东西越能打动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因为他们太需要心灵的滋养,需要鼓励了。所以,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含量,放在特殊时代背景之下,自有特殊的意义,更何况,那一个个故事还那么新颖好看,还那么打动人心……

于是,我什么犹豫的话都不再言了。

于是,我完完全全被她的执著所感动了。

并且,因了她那一种与出版利润无涉的想法而感动。

我最后的表态乃是,一切只管按她的想法去做。一切。

不消说,合同还是要签一份的。

后来,我又接到她的电话,问我对印数的要求,对版税的要求……

我还要求什么呢?

我打断她的话说——那些都包含在一切之中。

既然她的想法那么纯粹,若再令出版社承担经济上压力,不公也。因为良好的想法需要以良好的态度来配合之,来支持。

倘若青少年们有一读的兴趣,倘若其中的一些文字能使你们受益,对出版社及于编辑将是莫大的欣慰。

对我,无疑也是的。  梁晓声

书评(媒体评论)

梁晓声是一个和读者面对面蹲着说话的人。他兼有牛的执著和羊的善良,他感念苍生,始终默默关注着普通人的命运。一心一意地要为平民作点贡献。他的作品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这是梁晓声的本色,也是他的作品之所以能长久打动人心的缘由。

——原《中国新闻出版报》副总编辑 潘国彦

这里有青少年成长最需要的营养。他教人懂得善良和感恩,教人在贫困中依然保持一种乐观和向上的尊严。今天能够及时读到这些内容如此丰富、感人至深的文字,实在是一种缘分,一种幸运。

——原《当代》杂志、《新文学史料》副主编,全国新闻出版事业突出贡献获奖者 胡德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父亲/梁晓声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晓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728722
开本 16开
页数 2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2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6
17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