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旧闻记者(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出自作者本人独具个性的创意——每一周同步阅读六十年前的旧报,并随时写下他的“非典型札记”。他在报章开辟的“旧闻记者”专栏,受到香港和内地读者的欢迎。本书是“旧闻记者”的第一个结集。内容生动有味。对传媒人士,它也是重要却不沉重的“另类新闻史”。

内容推荐

为香港读者所熟识的《唐山大地震》作者钱钢,被称为“非典型传媒人”。他用文学和历史的眼光看现实,又常用新闻的笔触写文史。本书出自他独具个性的创意──在二零零五年的每一周同步阅读六十年前(一九四五年)的旧报,并随时写下他的“非典型札记”。他在报章开辟的“旧闻记者”专栏,受到香港和内地读者的欢迎。这是“旧闻专栏”的一个结集,五十篇短文,各附旧报原件,生动有味。对传媒人士,它也是重要却不沉重的“另类新闻史”。

目录

自序

枢纽年

请你们饶了国家吧!

恭贺从军同志结婚之喜

虚心博采舆论

鸡年·双蒸·昭和通

二月里来秧歌闹

“伥传媒”

硫磺岛之“玉碎总指挥官”

请原谅我隐去了他的名字

欢迎你来,把血肉脱尽

欢迎新闻自由!送别新闻自由

向爱读诸君声明

阵亡者:总统罗斯福

“哈哈!”——新闻竞猜的旧闻

希特勒逝世耶

给吉普小姐们

舌战林语堂

有关诺贝尔奖的乌龙新闻

中共大会上的传奇日本人

夜泳渡海返长洲

卖韭·赎书·寻找琴弓

可以唱的报纸

“六参政员访延安”事件

走向刑场的路,几多弯?

“雪耻”香烟“九一八”香皂

“自杀基地”士官笔记

港督矶谷廉介其人

如果是达·芬奇发明了原子弹

香港:太阳旗下的最后七天

日本投降了!——六十年前华文传媒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报道

从左倾斗士到汉奸总编

报道密苏里受降的中国记者

香港沦陷之报章记录

港督府,当年今日

回眸“重庆谈判”

从今天起新闻言论自由了

莫失尽人心!

党味很重的《台湾新生报》

六十年前卖什么书?

六十年前卖什么药?

美国大兵在上海

宁愿去美国

又见圣诞,又见圣诞

靠左走,靠右走

试读章节

枢纽年

六十年前的那个元旦,上海人从《申报》上读到希特勒“德国永不投降”和日本天皇“今日战局益愈危急,实为亿兆一心,倾举全力击灭敌人之秋”等讲话时,大概会想,苦难快到尽头了。反法西斯同盟国正节节胜利,对德国和日本,新年钟声却不啻是一阵紧似一阵的丧钟。

中共主办的重庆《新华日报》,1945年1月1日的头条新闻是毛泽东的演说《一九四五年的任务》。同一版上,刊登了中央社的消息《全国各地庆祝元旦蒋主席对军民发表广播演讲》。

重庆《大公报》突出处理了蒋介石的献岁演讲,大标题是《蒋主席元旦昭告军民安危胜败枢纽今年》,副标题是《充实战力确立信心争取胜利召开国民大会不待军事结束》。各节小标题透露出蒋介石正面临扭转军事和政治颓势的双重压力:《今年的努力方向军事第一》《提早实施宪政在抗战中完成建国》《对同胞的要求人人知耻人人负责》。文中还特别加了一个提要题:《军事着重整军建军,彻底动员人力物力地主富户更要输财输粟自效》。土财主们听到这话会心惊肉跳。

那天延安《解放日报》发表新年献辞《争取胜利早日实现》,重申毛泽东新年演说提出的“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的口号。认为如果不驱逐政府中的失败主义法西斯主义分子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而代之以代表人民意志与力量、能够领导中国走向胜利和自由的新人物,那么,日寇继续深入是无法阻止的,更谈不上配合盟国在远东战场上的海陆攻势。

这和《大公报》的元旦社评《今年应为新生之年!》略有相近之意。《大公报》说的“大实话”是有人不爱听的,“就全局看来,的确胜利纷纷,但胜利却不在我们这一角;的确反攻处处,除缅北与滇西外,而反攻大致也不在我们的战场”。它历数中国的军事失败、政治腐败和经济萧条,认为去年的经历,实在不能不令人愧怵万分。借着赞许蒋介石“实施宪政”的允诺,社评说:“国家是大家的,国家属于人民全体,所以政治建设的根本还得是——伸民权,行民主,任何党派不得自私!”

日本占领下的上海,《申报》刊登了伪行政院代院长陈公博的元旦致辞《努力三大工作完成复兴使命》。三大工作是“肃正思想”、“保障治安”、“增加生产”。《申报》也有《元旦献辞》,重申伪政府的“革新政治四原则”:一、强力政治;二、专家政治;三、亲民政治;四,廉洁政治。

上海、重庆、延安,不同阵营都有人在作政治改革的题目,显示那才是真正的“枢纽”。六十年后读来,不留神,会把若干凿凿之言当成幽默。

这是国难中的新年。“蒋委员长对全国伤病官兵特颁元旦慰劳金”,具体数目是:荣(残)官五百元,荣(残)兵二百元;伤官二百元,伤兵一百五十元;病官一百元,病兵五十元。从报纸上可见,正在西南冷雨中苦战的国军士兵没有鞋袜,亟需斗笠。而美军在菲律宾对日作战的胜利,竞也让中国高官沾沾自喜。广播电台在播送中华交响乐团专为美国人民演奏的美国著名乐曲——曲谱是由美国副总统华莱士亲手送给中国的。主办者,中美文协副会长陈立夫致辞说,“我们中美两国人民就要在悦耳怡心的音乐声中,携手进入胜利的新年”,“我们更可预祝中美两国军队在罗斯福总统和蒋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在军乐悠扬中,并肩行军到东京去”。P1-4

序言

这样的奢侈,从前没有,日后难再。2005年,我有机会读了一年旧报,阅读整整六十年前,即1945年的华文报纸,而且与当年的时序大致同步。爆竹声里,我在看当时香港、上海、重庆的年节情景;圣曲飘飘时,我在看那年天津、香港的耶诞市况;八月,自然看的是美国投掷原子弹和日本宣布投降。

不用说今天的人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就是在当年,也几乎不会有人,可能同时读到共产党、国民党、日本占领者和汉奸所办的各类报纸。

许多晨昏,我在那个宁静的房间里享受我的好奇和寻寻觅觅。那个房间,永远那么干冷,常常,我需要套上毛衣,有时还戴上围巾。它必须是这样:这是香港大学图书馆的特藏部,数以万计的缩微胶卷——旧报、旧杂志、文献档案——收藏于此。恒温,恒湿。

在《南方周末》和香港《明报》,我开设了“旧闻记者”专栏,每周刊出一篇读报札记。专栏的开篇语写道:“这种阅读,是看新闻史著作所无法替代的。那些泛黄的纸页上,沉睡着多少历史细节,尘封着多少故事,还有多少彼情彼境下真实的生活感觉。”“六十年前此时,残酷的大战已近尾声,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中国正站在走向民主自由还是独裁专制的十字路口,从这一时间点往前走,一出出大戏将轮番上演……”

昔人旧事从未消逝,历史只是在我们的身边熟睡着。当胶片机轻声响起,一切都活灵灵重现了:六十年前,中国人怎么过年?怎样订婚和结婚?他们看什么书?吃什么药?唱什么歌?怎样出门行路?他们在战火中度过了什么样的辛酸日子?他们为什么互相争斗,不共戴天?那时的不同营垒,怎么看待美国总统罗斯福和德国总统希特勒的死讯?那时的中国人,怎样看待美国人?那时的青年,怎么闹学运争民主?曾经的“民主斗士”,为什么变成为虎作伥的“汉奸报纸”总编,为杀人者进呈赞美诗?一位深受欢迎的流行音乐作曲家,怎么会为敌寇谱写歌颂自杀式飞机的“神鹫歌”?那时的“我们”——那些文以载道的报人们,怎样蘸血为文,不屈不挠地追求言论自由?

我是中国报人,一如台湾资深传媒人王健壮的自况,我也是个“回也不改其志”的旧式风格的报人。旧,是说我直到今日,还对媒体是“社会公器”深信不疑,还对中国历史上的“文人论政”和“书生办报”心向往之,还咬定传媒是不可亵玩之物。在历史面前,传媒人无法掩饰自己的人格。前辈们逐日留下了他们的白纸黑字,对后人,我们也一样。

“旧闻记者”(“2005看1945”)的专栏文章结集于此。文中,“六十年前”这一用语比比皆是。我愿保留旧报阅读和笔记写作时的感觉,希望没有给在不同年份读到这本小册子的读者带来不便。毕竟“一个甲子”这概念太有意味了。

这也是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的一个小型研究计划。支持这样的“非典型传媒研究”,需要视野和胸襟。因之,我对中心总监陈婉莹教授,怀有深深的感激。同时感激主持《明报》副刊的马家辉博士和我的两位责任编辑,《明报》卢小珑女士,《南方周末》刘小磊先生。

钱钢

写于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旧闻记者(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钱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788776
开本 32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15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3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91
134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9: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