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为员工保险了吗/保险科普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用故事解说保险,把外行变成内行,让欺骗止于智识,令误导无处蒇身。不再被保险弄得一头雾水,让花在保险上的每一分钱都明明白白!

皮尔森教授协助警方成功破获了一桩离奇的索赔案后,声名大噪。一家保险公司特聘请皮尔森教授主持一项有关中国员工福利制度的研究项目。

皮尔森教授在进行研究期间,卷入了一桩保险案件。一张大额团体保单揭开了中阳纺织厂凶杀失踪案的冰山一角,皮尔森教授为此独入虎穴。陆彤和骆风警官为救皮尔森教授与恶势力展开了殊死的搏杀……

内容推荐

本丛书是一系列完整的故事,主人公有美国保险集团侦破保险案件的名侦探、知名的保险学教授等,围绕一起起案件的调查来向大家说明保险的基本知识,向读者灌输保险理念,帮助读者树立风险和保险意识,解析保险实务中常见的误区。

目录

第1章 员工福利

 1.引子

 2.连环案

 3.皮尔森教授的课题

 4.三个人的故事

第2章 第二支柱

 1.鲜花的辩证法

 2.生存与竞争:A小孩和B小孩

 3.公平与效率

 4.冲突与和谐

 5.吊死在一棵树上

 6.高额团体保险保单

 7.白金搭档

第3章 福利的篮子

 1.老虎、镜子、猫

 2.短兵相接

 3.援助计划

 4.带薪假期

 5.同一辆战车上

 6.不测风云

 7.富有弹性

 8.打七折

 9.999朵玫瑰

第4章 企业年金

 1.契约型与信托型

 2.比较优势

 3.DB与DC

 4.马太效应

 5.教授失踪

 6.偏向虎山行

 7.有价值的录音

 8.虎口

 9.生死搏杀

 10.真相

 11.谁送的玫瑰

后记

试读章节

连环案

中阳纺织厂有两个地点:一个是旧厂,坐落在石景山区繁华的街道上,占据了相当大的一片黄金地段;另一个是新厂,落户在门头沟区一个偏僻的山村里。按照市政府的产业发展规划,中阳纺织厂是要整体搬迁到新厂区的。但由于搬迁经费仅仅落实了一部分,所以平日里勾心斗角、互不相让的纺织厂十一大领导空前地团结起来,充分发扬了“一拖、二赖、三蘑菇”的优良传统,毫不犹豫地将车间搬到偏远的新厂,领导们则继续在旧厂区办公,遥控着新厂的生产。

纺织厂的领导们在工厂搬迁过程中发现了新的“奶酪”:政府给的搬迁经费和旧厂的土地。

这起刑事案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一个副厂长神秘失踪不久,光天化日之下,另一个副厂长在旧厂的办公室内被人枪杀,成为轰动一时的奇案。

骆风和陆彤看了一下现场。这是一幢15层的办公大楼,装潢极为考究气派。死者姓孙,位列十一大领导之四——也许是这个数字太不吉利了。这位领导主管工厂的财务,他的办公室就在最高层15层。办公室是一个足有200平方米的大套间,一扇推拉门将房间隔成了内外两部分。外间显得很空旷,一个巨大的写字台放在靠近推拉门的一端,写字台的两侧是两排高大的书架,摆满了装点门面的书籍。

里间更加考究,视线开阔。半透明的玻璃墙隔开了两个房间,可洗蒸汽浴和冲浪浴的大浴缸和一张大号的席梦思软床各占一间,这显然是领导工作劳累之后,洗浴和休息的地方。

陆彤眉头紧锁,牙关紧咬,浮现在眼前的是母亲和她的工友们狭小、昏暗、嘈杂的工作环境。

孙副厂长是在座位上被枪杀的。来之前骆风给陆彤看过案发现场的照片,一具肥硕的尸体趴在写字台上,台上地下到处是红白混杂的脑浆和血迹。

此时的窗子是开着的,凉风从北窗吹进来,从南窗涌出去,气流涌动,在这早春的日子里令人感觉到格外寒冷。

骆风仍然像警犬一样在房间内四处走动,抽动着鼻子对陆彤说:“这房间里怎么会有一股酸酸的怪味儿,陆彤你早晨没喝醋吧?”

陆彤哼了一声没理他,自顾在两大排书架中寻找着蛛丝马迹,她感到书柜中可能会隐藏着些什么。

这简直就是一个小型图书馆,线装本的《四书五经》、《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古文观止》,大部头的《大英百科》、《世界地理》、《时间简史》,还有萨缪尔森、弗里德曼、莫尔利斯的鸿篇巨著……一排排装帧精美的书籍陈列在书柜中,高贵气派,尽显领导的“儒商”风范。最靠外一侧书柜右上角的一本大书吸引了陆彤的视线。

陆彤在大学里练就的功夫,一排士兵站在那里,如果其中的一位被首长叫出来,喊一句口号后再回归队列,陆彤看一眼就知道刚才是谁出列了。好像那本书不久前也曾出列过。

陆彤想找一把椅子,踮脚把那本书拿下来,却发现整个房间都没有一个可以随意搬动的垫脚物。陆彤找了半天才在里间的大床后找到一个小圆凳。她将小圆凳搬过来,踩上去踮起脚刚好够高。拿书时陆彤有一种被闪了一下的感觉,因为书很轻,和它的体积极不相称。

打开后发现,书的纸页被挖了一个大横槽,里面是若干张银行卡和各种各样的文件。这种藏东西的办法的确少见。如果把中国贪官污吏藏赃的路数都写出来,那将是凝结着人类智慧的一部杰作。陆彤喊来骆风,两个人开始翻看其他的书籍,却未能再发现其他有价值的东西。

银行卡背面的纸条上写着取款密码,笔迹各不相同。文件当中有一张某保险公司签发的团体年金保险的被保险人个人分单,投保人是中阳纺织厂,分单受益人栏写的是孙副厂长的大名,保险金额是500万元。

皮尔森教授的课题

当陆彤打来电话时,我正在开车前往机场的路上。

陆彤在电话中说有一张关系重大的保单请我帮忙看看。我兴奋地告诉她,你还是直接找皮尔森教授看吧,我正要到机场去接他。陆彤听了也大为兴奋:“皮尔森教授回来了,你没骗我吧?要知道骗警察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要不我也去机场迎接他老人家吧。”

我说:“你开警车去吗?皮尔森他老人家刚从美国警察那里了结了案子,再也经不起惊吓了,弄出个好歹的话我们直接去医院得了。”

陆彤问:“鲁顿号邮轮的事估计没伤着教授吧?”我说:“应该没有,否则他早被终身监禁了,哪里还来得了中国,具体的事我也不太清楚,你直接问他好了。”

陆彤迟疑了一会儿说:“要不这样,你先安顿好皮尔森教授,等过几天我这边案情有了进展,你再带我去落霞LLl庄看望他老人家吧。”

我说OK,便关掉了车载电话。

皮尔森这次来中国依然是受大中华人寿之邀,不过不是协助侦破保险疑案,而是主持一个课题。

作为中国最大的寿险公司,在团体保险发展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大中华人寿希望知道员工福利方面的市场空间有多大,保险公司是否可以循着员工福利这条路径,实现团体保险的转型和个人保险的交叉销售,从而最终实现业务模式的转变。

皮尔森教授的课题是:中国员工福利制度的前景和商业保险公司的市场机会。

沙纳也将被大中华人寿从美国暂时抽调回来协助皮尔森教授完成课题。皮尔森教授希望我也能参与进来,协助他的工作。

自从几年前有幸结识皮尔森教授以来,经历了很多的事,我对保险的兴趣也越发浓厚。作为一个三年级的研究生,我的课业负担不是很重,已经到了写学位论文的阶段,需要偶尔调剂一下,自然是欣然接受。

皮尔森教授拟定的课题工作程序包括市场调研和发展战略制定两大部分,中间还要穿插几次大型的保险知识和员工福利知识讲座。P15-19

后记

这套保险科普丛书的前三本是《你为人生保险了吗?》、《你为爱车保险了吗?》和《你为员工保险了吗?》,之所以这样取名,是因为八年前我出过一本《你为幸福保险了吗?》,社会的反响还不错。至于后面还出不出,出什么,那要看市场对这三本书的反应了。

顾名思义,作为科普丛书,我们的目标是向社会大众普及科学的保险知识。

在一个市场当中,当供给者占据信息优势的时候,为追逐利润,难免会对需求者有所误导。同样,当需求者占据信息优势的时候,供给者也会无所适从、处处设防,市场的交易成本会非常高。不幸的是,保险市场就是一个信息非常不对称的市场,保险产品的供给者在一些方面占据优势,保险产品的需求者在另一些方面占据优势。双方彼此不能信任,纠纷不断,严重影响了保险功能的发挥。

中国保险业信息不对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保险知识的普及没有到位。经过二十多年飞速发展的中国保险业尚有太多的误区,因此,对于中国保险业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保险知识的普及。唯有普及科学的保险知识,才能消除大众对保险业的各种误解和成见,使这个市场获得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保单通俗化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远不及民众保险知识的普及来得急迫和重要。因为保单通俗化是有限度的,即使是保险业最发达的英美,保单依旧难以为大众所充分理解,因为要把未来的承保和理赔事项界定清楚、使权责明确,用字斟句酌但难以理解的法律术语而不是用“大白话”来表述是必要的。在法庭上,日常用语和法律名词经常有着不同的含义,也就至关辩控双方的权益。与其他有形的商品交易不同,保险交易完全是建立在一纸合同的基础之上的,在一张短短的保险单上,兼顾通俗性和严谨性,谈何容易!

本书希望解释各个层面的一些疑惑。比如,作为代理人,你真的理解保险吗?为什么我们在为客户全心全意地服务,可客户不相信我们,却相信那些不诚信的竞争对手?是客户没有保险意识,还是我们本身对保险就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在误区中实践,我们却以为它是真理。

作为保险消费者,我们如何正确认识保险的正面和负面效应?为什么不能盲目地购买或一味地排斥?我们如何将保险纳入一生的理财规划?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保障?如何利用保险这一有力的工具?如何做一个权益不受侵害的聪明的保险消费者?

保险公司和中介公司的管理者,甚至保险监管部门的一些决策者,很多都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保险知识训练。一些人一方面忽略保险经济学、保险精算学和保险法学、公司营销和保险企业经营管理等广博而综合的知识体系,秉持着“保险没有理论”的奇谈怪论,轻视保险理论;另一方面则坚持着一些片面甚至错误的经营管理理念,将保险业引入一个个的死胡同中。

但大众保险知识的普及却非常有助于解决这样一些疑惑。消费者若欲拨开误导的迷雾,首先就应该有最基本的保险知识。

保险知识的普及首先应该让受众能够无障碍地阅读到必要的保险知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让一个人静下心来把一本书读完,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市面上也有一些关于保险理财或者普及保险知识的书籍,有些也很有水平,但很多人却从来没有耐心读完其中的一本,因为它实在不能吸引读者读下去。满怀希望地将书买回,耐着性子读完几页然后将其束之高阁,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怎么样让读者把手里的书一口气读完,在轻松愉悦之余学到其中的保险知识呢?讲一个用悬疑推理和爱情元素引人入胜的故事吧。这套书秉承的就是这样一种理念。

“大家写小书”,是我的一位好友对我做这件事的评语,他是一家杂志社的主编,满腹经纶却谦虚、恬淡。他的这句评语我接受后面的部分,这套书的确是一套小书,但我希望这本小书能发挥大的作用,比我呕心沥血写的那些学术论文和著作更有意义。至于前面的“大家”那是万万不敢当的,当朋友说我是一棵树的时候,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我不过是一棵小葱。在浩瀚的保险知识体系面前,我不过是一个刚入门径的小学生罢了。如果一定要用“大家”两个字,我觉得应该是“大家一起来行动”的大家,指“大伙儿”的意思。保险知识的普及,个人之力是非常有限的,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共同普及科学的保险知识吧。

限于个人能力,书中难免会有一些偏颇乃至谬误之处,热切期望读者指正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王国军

2009年秋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为员工保险了吗/保险科普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国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58845
开本 16开
页数 1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6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2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42.61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0: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