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花园幽径模式简介
第二章 花园幽径模式研究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国外研究回顾
一 启动机制研究
二 诱发条件研究
三 检测方法研究
第二节 国内研究回顾
一 句法研究
二 语境研究
三 心理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花园幽径模式非对称性信息补偿假说
第一节 前期理论研究
一 瓦尔拉斯均衡与帕累托最优状态
二 西蒙的非极致原则
三 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
第二节 花园幽径模式非对称性信息补偿假说
一 非对称性与信息断层
二 螺旋上升与补偿性信息回归
三 信息逆向选择与顿悟跨越
四 花园幽径模式非对称性信息补偿模型
五 困惑商(CQ)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花园幽径模式信息解码的神经语言学理据
第一节 语言理解研究的神经语言学方法
一 眼动
二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三 正电子辐射补偿摄影(PET)
四 脑电图(EEG)
五 脑磁图(MEG)
六 扩散光学成像(DOI)
第二节 事件相关电位ERP
一 事件相关电位(ERP)简介
二 P600与N400研究
三 脑加工的非对称性
第三节 花园幽径句潜在歧义的ERP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花园幽径模式信息解码的计算语言学理据
第一节 斯坦福解析器的应用
第二节 英语花园幽径模式的类型与消解
一 结构信息不对称
二 词汇信息不对称
三 附属信息不对称
四 多元交叉信息不对称
第三节 汉语花园幽径模式的类型与消解
一 “Vt+的是”施事受事不对称
二 “N1+N2”离合结构不对称
三 “V+N1+的+N2”述宾与定中结构不对称
四 “VP+ADJ+的+N”“的”字结构不对称
五 “N1+的+N2+和+N3”限定结构不对称
六 “N1+和+N2+的+N3”“和”字结构不对称
七 “V+N1+N2”双宾语和定中结构不对称
八 “数量结构+NP1+的+NP2+VP”主语限定不对称
九 “VP+数量结构+NP”补语与定语结构不对称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一 The Penn Treebank词类标记集
附录二 Stanford Parser的依存关系代码与解析
附录三 阅读跨度测试法(RST:Reading Span Test)
附录四 国际脑电10—20系统(International 10—20 EEG System)
附录五 中英文姓名对照表
附录六 样例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