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们的节日--中国民俗文化当代传承浙江论坛<嘉兴>论文选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中国传统节庆文化当代传承”为研究和交流中心话题,探讨国际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趋势下,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并为当今人类文化多样化发展作出贡献;探讨作为中国人生活方式最精彩闪亮、最特色缤纷、最生动鲜活的集中展示的中国传统节日及其表现形态和文化空间;探讨中国传统节庆文化,如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探讨中国江南地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民俗文化活态传承的本真性、延续性与社会性,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寻找有效路径。

目录

在中国民俗文化当代传承浙江论坛(嘉兴)开幕式上的讲话(代序)

前言

上篇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好传统节日?——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的时代意义

 我们的传统节日:生活之树上的鲜艳花朵

 传统民俗节日与国际文化交流——关于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日与外来节日关系的两点思考

 传统节日法定的人本精神

 三个传统节日法定假日化的人本意义——兼论传统节日活态传承的嬗变特点

 适应当代社会需要加强应用民俗研究——数十年从事民俗文化研究实践的感悟

中篇 传统节日有什么民俗活动和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与文化价值

 端午节俗的内在逻辑结构

 端午节节俗传统的重建与当代意义阐释

 端午枭羹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端午节:以杭州为例

 论传统节日与神明崇拜的关系

 中国传统节日的人文内涵和精神传承——谈清明和端午节的民间立场

 农事节律与传统节俗——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探讨

 嘉兴端午节俗的历史渊源及其当代影响

 桐乡端午习俗与生命尊崇

 岁时节日中的女性情怀

 论古诗词中的中秋月情结

下篇 今天我们怎样过好传统节日?——传统节日的当代传承

 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日的当代民俗传承与文化价值弘扬——基于浙江的实践与思考

 论传统节日文化的多样性与弘扬的对策

 关于当前“民俗热”的冷思考

 节日纪念物与传统节日现代性的建构

 双赢:当传统节日成为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平台

 传统民俗节日“仪式”的当代建构

 地方性节日的当代传承——以温州“拦街福”和“汤和节”为例

 嘉兴端午民俗活动的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

 创新节庆活动组织方式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为例

 传统民间习俗(节庆)的保护与创新机制

 让节日文化走进学生生活——以端午为例浅谈传统节日文化在学校中的传承

 大学生如何应对“民俗假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青年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

 试论传统节庆的旅游开发与市场运作:寻找文化和商业的契合点

 法定传统节日与城市民俗保护——以周村的清明节为例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们的节日--中国民俗文化当代传承浙江论坛<嘉兴>论文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童芍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3042690
开本 32开
页数 2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7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1-53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