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反讽与渴望(中国现代散文批评的多维话语空间)
内容
编辑推荐

现当代散文的研究,不是单纯的理论变迁研究,也非单一的历史描述,而是由历史、理论和具体文本所构成的多维话语空间。作为散文研究者,必得认识到散文这一文类与其他文类的历史发展是相似的,如果转借卢卡奇与阿多诺对随笔特性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引申和期待,它既非逻辑的发展,也没有确切的终点,只有不断的重新开始,且包含着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吕若涵所著的《反讽与渴望(中国现代散文批评的多维话语空间)》围绕中国现当代散文理论、散文作家作品、散文流派思潮刊物等几个方面,力求立体地多层面地建构起散文批评与散丈阐释的空间。

内容推荐

吕若涵所著的《反讽与渴望(中国现代散文批评的多维话语空间)》围绕中国现当代散文理论、散文作家作品、散文流派思潮刊物等几个方面,力求立体地多层面地建构起散文批评与散丈阐释的空间:一是从文化学角度透视2O世纪30年代出现的小品文期刊热和小品文热;二是从传统与现代的承传对立来阐发中国现当代散丈创作的美学现象和美学特征;三是通过译介西方散文文类研究的成果,为今天走出散文理论困境提供思考与突破的方向。《反讽与渴望(中国现代散文批评的多维话语空间)》总体上遵循历史研究和审美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对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爬剔梳理力图客观严谨有序,对作家美学风格的把握追求深致细腻,角度新颖,而对20世纪西方散文随笔理论的译介与阐述,则意在为国内散文文类研究构建起有益的理论参照系。

目录

代序:建构散文批评的多维话语空间/001

第一编 文化学视野下的散文思潮与刊物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小品文热的文化学透视/002

 论语派的自由理念与文学诉求/023

 坚持与逃逸:论语派的精神困境/040

 静逸闲趣:论语派散文的精神意象分析/058

 “论语体”:“合法主义”反抗与话语空间/074

 乱世文谈:上海沦陷区历史随笔中的“话题”/101

 风流云散:上海沦陷区散文期刊的“新文学”记忆/116

 流风余绪:林氏期刊模式在上海沦陷区的承传与变异/146

 近年来文学期刊研究及其反思/163

第二编 文学史框架中的散文作家与作品

 “隐逸的诗”和“日常生活的诗”

 ——俞平伯、朱自清散文的比较研究/176

 驳杂与秩序

 ——林语堂散文的再解读/200

 三十年代老舍的文坛关系网络及其小品文创作/216

 心灵的变奏

 ——从散文创作看萧红的心态流变/233

 论上海沦陷区女性散文的审美特质/245

 一片特殊的风景

 ——苏青散文中的女性意识/259

 论新时期丁玲散文创作个性及艺术表现/270

 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的新变/280 

 两大传统压力下的余光中散文/294

 反讽与渴望

 ——新世纪十年散文创作的理论思考/310

第三编 它山之石与百年散文的理论批评

 关于“随笔主义”

 ——二十世纪西方随笔理论管窥之一/328

 卢卡奇、阿多诺论随笔

 ——二十世纪西方随笔理论管窥之二/35l

 问题与思考

 ——二十世纪西方随笔理论管窥之三/383

 鲁迅的杂文观/394

 周作人论散文

 ——以《<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为例/405

 论林语堂的“西洋杂志文”理念/417

 论苏雪林的现代散文批评/433

后记/44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反讽与渴望(中国现代散文批评的多维话语空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吕若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18317
开本 32开
页数 4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65
丛书名
印张 14.8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10
14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6: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