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庆祝中国语文创刊50周年学术论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纪念《中国语文》创刊50年编辑而成.全书集中反映了目前汉语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它将是您研究汉语不可多得的好帮手.

目录

为推进我国语言学的发展做出更加瞩目的成绩…………………………………沈家煊(1)

迎接《中国语文》的第二个50年……………………………………………………侯精一(3)

名词和名词单位的特征及其功能…………………………………………………张斌(5)

再论句子结构的分析法……………………………………………………………廖序东(9)

汉语语义结构中的与事……………………………………………………………范 晓(18)

汉语语序的总体特点及其功能解释………………………………………………陆丙甫(28)

说"延伸句"…………………………………………………………………………陆镜光(39)

"也"字句及其相似性等级………………………………………………邵敬敏 刘 焱(49)

题元指派与"vP的"转指的句法条件……………………………………………沈 阳(59)

汉语口语后置关系从句研究……………………………………………………方梅(70)

"连"字句的焦点与相关的语用问题………………………………………………王灿龙(79)

现代汉语地点域和方位域在认知基础上的对立…………………………………方经民(88)

量词"把"的类别及其用法…………………………………………………………萧国政(97)

现代汉语中"什么N不N(的)"格式……………………………………张爱民张秀松(103)

汉语里的一个内容宾语标句词……………………………………………………刘丹青(110)

上古汉语己身代词研究……………………………………………………………姚振武(120)

"他"字复指词组的历史发展………………………………………………………卢烈红(132)

关于方言词的用字问题……………………………………………………………詹伯慧(138)

江苏北部地区方言俗字的考察……………………………………………………苏晓青(145)

客家方言的反思…………………………………………………………………刘纶鑫(151)

再论雌雄动物性别标志的演变……………………………………………………伍云姬(159)

宜兴(张渚)方言的连读变调……………………………………………………汪 平(167)

台州方言中的嘎裂声中折调………………………………………………………朱晓农(175)

福州方言的塞擦音演变考察…………………………………………陈泽平 秋谷裕幸(180)

论神木方言的分音词和圪头词………………………………………………邢向东(187)

西安方言中非疑问用法的"呢"……………………………………………………兰宾汉(196)

宋代闽音次浊声母清送气现象……………………………………………………刘晓南(199)

唐代洛阳诗人用韵考………………………………………………………………胡安顺(209)

吴语"从"、"邪"、"船、禅"读考………………………………………………………裘燮君(220)

《婺城乡音字汇》音系与现代婺源县城方言的比较………………………………胡松柏(230)

论《尚书》联绵词的类型、特点及界定标准…………………………………………钱宗武(235)

诗词曲语词续考……………………………………………………………………王镆(244)

50年来的歇后语研究………………………………………………………………温端政(247)

汉藏语系语言里的一个疑问语素…………………………………………………孙宏开(254)

汉语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接触性影响的类型分析………………………………徐世璇(263)

关于语言教育的改革………………………………………………………………李如龙(272)

地方书面语中的方言成分…………………………………………………………李胜梅(277)

图画、陶符与汉字起源问题述议…………………………………………………郭小武(287)

出土战国秦汉文献中的吉祥语……………………………………………………陈伟武(296)

郭店楚简字词札记…………………………………………………………………古敬恒(303)

汉字字集、标准字典与电脑汉字规范问题略论…………………………………谭世宝(308)

附录一:《中国语文》50周年纪念刊论文…………………………………………………(311)

附录二:庆祝《中国语文》创刊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313)

编者的话………………………………………………………………………………………(316)

序言

为推进我国语言学的发展做出更加瞩目的成绩

沈家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大会主席、尊敬的江西省的领导、各位同仁:

《中国语文》创刊到现在已经走过了50个年头。今天我们来到英雄的南昌城、赣江之滨、滕王阁下,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日子,请允许我向与我所共同主办这次会议的其他兄弟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南昌大学的领导和南昌大学文学院的领导和师生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等一会儿侯精一主编还要回顾《中国语文》这50年来所走过的道路。记得10年前,我们在北京聚会,纪念《中国语文》40周年,出版了纪念刊。当时语言所的名誉所长、《中国语文》的顾问吕叔湘先生,近90高龄,还为纪念刊撰写论文。在那个纪念文集的前言中,吕先生提到了几个"结合"和"并重":务实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并重,借鉴与继承不可偏废。要真正做到这几点并不容易,这几点仍然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目标。

在过去的10年中,从《中国语文》发表的文章看,我们的语言研究又有哪些进步呢?我个人觉得,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记得在40周年的纪念会上,周有光先生提出,我们不仅要站在中国看世界,更要从世界看中国。这10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进展,跟世界交往的增多,我们在语言研究中也更加注意将汉语置于世界语言变异的范围内来加以考察,从世界语言共同规律的大背景上来观察和认识汉语的特点。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也出现了同样的趋势。第二是从注重描写转变到描写与解释并重。不少学者不光满足于描写语言现象,还想对语言现象做出合理的、科学的解释。从回答"是什么"和"怎么样"到回答"为什么",这是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语言科学发展的规律。当然,要解释还是要以描写的广度和精度为基础,不能为解释而解释,拿理论来迁就事实。第三是汉语研究和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进一步结合,汉语普通话的研究和汉语方言的研究进一步结合,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进一步结合。要促进我们的研究,这些结合是完全必要的。

我们的不足,在宏观上,我觉得也有三个方面。第一,在严谨务实的同时,我们的理论建设,在理论指导实践方面,与国外的同行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第二,我们的学者跟世界语言学的主流还缺乏充分的交流和对话。第三,在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方面,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社会语言学还缺乏微观的研究,心理语言学还缺乏语言学家的参与。

最近,中国科学院学部制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科学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因此,对前人的研究工作,应该给予充分的科学的评价。具体说,一篇严肃的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研究性论文,应该回顾并指明与论文结论直接有关的前人的工作,然后再恰如其分地介绍自己研究中的创新之处。对前人重要工作的遗漏,至少体现作者的学术视野狭窄。如果是有意不提,那是缺乏科学道德的表现。现在我们语言学的不少论文,虽然也列出了一堆参考文献,但是,在行文中并没有具体注明出处,实际上还是分不清哪些是前人的工作,哪些是自己的创新。如果说,过去我们与国外学界的交流不够,对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和惯例不够了解,那么现在是到了应该有所改进的时候了。

最后,我跟大家一样对《中国语文》的前景充满信心,并衷心祝它在新世纪、新的50年中,为推进我国语言学的发展做出更加瞩目的成绩。

谢谢大家!

后记

为庆祝《中国语文》创刊50周年,2002年6月27日至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徐州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江西南昌大学文学院承办的"庆祝《中国语文》创刊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举行。  会议回顾了50年来《中国语文》所取得的成就,并就今后如何继承务实与创新相结合的办刊传统,进一步推动中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本刊编委、匿名审稿人和国内语言学刊物的同行应邀出席了会议,参加本次学术讨论会并提交论文的还有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地的百余位学者(论文题目见"附录二")。  此前,2002年6月3日,《中国语文》编辑部在北京举办编辑出版工作座谈会,对《中国语文》的办刊宗旨、选题方向、栏目设计以及如何引导学术规范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蓝生,语言研究所所长沈家煊、副所长董琨,曾经在《中国语文》担任过主要负责工作的陈章太、于根元、徐枢、饶长溶、施关淦,曾经在编辑部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以及商务印书馆的领导王维新,出席了座谈会。(关于两个会议的详尽报道请参阅《中国语文》2002年第5期)  为集中反映目前汉语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如实记录庆祝《中国语文》》创刊 50周年活动的全貌,《中国语文》编辑部2002年出版了3期纪念专刊(论文题目见"附录一");之后,编辑为这本《庆祝(中国语文)刊50周年学术论文集》。参与编辑工作和本次学术活动的有《中国语文》编辑部的全体工作者:侯精一、刘丹青、方梅、林连通、施关淦、郭小武、刘祥柏、陈丽、王冬梅、隋晨光、孔晓、丁欣兰。  衷心感谢商务印书馆为支持此次庆祝活动以及论文集出版所作出的努力!  《中国语文》编辑部  2003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庆祝中国语文创刊50周年学术论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语文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40556
开本 16开
页数 3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4-12-01
首版时间 2004-12-01
印刷时间 200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58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53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3: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