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娱乐文萃/人民悦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人民悦读丛书”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该系列丛书的主编为文章。

《娱乐文萃》为“人民悦读丛书”系列之一,共分为娱乐媒体篇、游娱自然篇、快乐运动篇,书中收录了《小虎队:青春做伴的校园生活》、《东北大树赵本山》、《激活人民娱乐细胞的周星驰》、《谁能与王菲相提并论》、《冯小刚:做一个有情操的笑星》、《周董的2001》、《张国荣:一个人两辈子》、《情愿她不是梅艳芳》等文章。

内容推荐

《娱乐文萃》是“人民悦读丛书”之一。

《娱乐文萃》(主编文章)收录了《“琼”尽有时,“瑶”遥无期》、《金庸剧:华人武侠剧无敌手》、《小虎队:青春做伴的校园生活》、《东北大树赵本山》、《激活人民娱乐细胞的周星驰》、《谁能与王菲相提并论》、《冯小刚:做一个有情操的笑星》、《周董的2001》、《张国荣:一个人两辈子》、《情愿她不是梅艳芳》、《垂钓收获的喜悦》、《在玩乐中学会收放自如》、《赏景、锻炼两不误》等文章。

目录

娱乐媒体篇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少林寺》的神奇火爆

首届春晚:一切从青涩开始

成龙:早已超越巨星

动画片:我们的童真年代

英雄片以及散伙饭

巩俐:从秋菊到秋香

霹雳舞:在大街上放浪的青春

贴在墙上的港台明星

“琼”尽有时,“瑶”遥无期

金庸剧:华人武侠剧无敌手

小虎队:青春做伴的校园生活

东北大树赵本山

激活人民娱乐细胞的周星驰

谁能与王菲相提并论

冯小刚:做一个有情操的笑星

周董的2001

张国荣:一个人两辈子

情愿她不是梅艳芳

游娱自然篇

垂钓收获的喜悦

在玩乐中学会收放自如

赏景、锻炼两不误

体验野外生存的乐趣

赏遍早春之美

让身和心一起任意驰骋

登临远眺,极目九天

快乐运动篇

享受篮球比赛的乐趣

“羽毛”中收获的喜悦

老少成宜的“乒乓”运动

保龄球的快乐新体验

踢毽子踢出新花样

享受游泳的快乐

动静结合,乐而忘忧

蹦蹦跳跳童心不泯

试读章节

人们对邓丽君的印象是和卡式录音机一样的,1980年从广州发源,传遍大江南北。当时大陆听众只是通过电影歌曲解决对于通俗歌曲的需求,李谷一、朱逢博等女高音歌唱家成为当年最流行的歌手,当时她们都属于国家或地方文艺团体。流行音乐的发展使得众多乐团成了轻音乐团,来与传统乐团区别,沙球和电子琴成为轻音乐团主要的配器。而1980年在北京举办的“新星音乐会”才率先在主流媒体提出“歌星”概念,将苏小明、张暴默等一批女中音推上了流行歌星的位置,《军港之夜》这样的部队歌曲也因为对个体情怀的温暖关照,而被大陆群众追捧。

邓丽君的到来,首先带来的不仅是有别于女高音、女中音的通俗唱法,更重要的是她将《何日君再来》、《夜来香》这样中国通俗音乐的早期经典,通过卡式录音机带回大陆,这些作品更直接面对人的个体生活与情感体系,因而迅速被传播,大陆流行歌坛已不仅仅是电影歌曲为主的天下。当年穿着喇叭裤翻唱《何日君再来》的青年们并不知道这首歌的年龄比他们大了整整50年,但音乐学院的教授们知道,关于《何日君再来》是否黄色歌曲和汉奸歌曲的讨论上了当年音乐官方媒体《人民音乐》杂志,“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成为相对宽容的立场。这场源自邓丽君歌曲的讨论,引发为对流行歌曲的讨论,上海音乐学院谭冰若教授在《文汇报》提出的几点意见,再次成为《人民音乐》的论题,能不能唱这样的歌?歌曲能不能那样唱?

而群众已经开始对邓丽君歌曲的民间传播,一些与港台歌星风格接近的大陆新歌手也在一夜之间被群众疯狂肯定,当年只有13岁的程琳就是代表。程琳未脱童声的嗓音、演唱上吐字的功力使得她成为“小邓丽君”,成为在官方禁播邓丽君歌时的最好替代。而当时在海军服役的程琳压根儿就没敢翻唱邓丽君的任何作品,她仅仅用《小螺号》、《童年的小摇车》这样的儿歌就把群众征服了,也因唱法酷似邓丽君而被禁。

群众一边在倾听清纯的程琳,一边将邓丽君、刘文正、凤飞飞、张帝等人的作品地毯式翻录。1982年,《怎样鉴别黄色歌曲》出版,这本书近5万字,定价两毛二,印了33030本,着重收集了对刚传入大陆的港台流行歌曲的靡靡之音的批评,“此类庸俗歌曲对我国某些青年男女,实是色情引诱之声,精神麻痹之剂”。

同时,作曲家谷建芬创作了《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带到北京、上海大中学校甚至幼儿园里,为这些“流氓歌曲”打抱不平。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的露天剧场,大雨倾盆,人们把衣服脱下披在头上拥到台前,为这首不曾听过的新歌使劲鼓掌。但很快《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同样引起了激烈争论,它被定下的罪名叫做“用资产阶级音乐毒害青年”。

对流行音乐的这场争论,真实记录了改革开放之初的文化意识形态建设的保守困固与努力突围。带领流行歌曲真正实现突围的还是亿万群众。1980年,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成立,烫金的商标成为大陆流行音乐最大的黄金招牌,程琳《童年的小摇车》等专辑销量成为人民对流行音乐态度的最好发言。是全国听众的选择给了大陆流行音乐生存与发展的土壤雨露,创造与改变历史的永远是人民。

有关电影《少林寺》的拍摄时间,媒体和网上的文字一直纠缠不清。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1982年它在内地的热映.而被一些追述者误当作是1982年拍的。其实当时内地的影视市场尚未开放.同一部华语片在香港与内地的公映时间不可能同步。还有文章说《少林寺》是拍摄于1980年的,这个时间有些接近。但据2003年李连杰在CNN《亚洲名人聊天室》与主持人的一次聊天记录,主持人Lorrie Hahn对观众介绍时,则称《少林寺》拍摄于1979年。而在同期节目中,李连杰对此说法并没有反对,但他本人在访谈里提到一个细节:1974年他11岁时初次接触到香港的制片人,而拍《少林寺》时他已17岁。那么较准确的时间当在1979—1980年之间的这段跨越时间。

《少林寺》当时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几个原因:首先它是“文革”结束后,内地银幕上出现的第一部功夫电影;其次,它的主演是一大批英雄式的偶像——全国武术冠军;第三,它的编导和摄制人员来自当时内地观众颇感神秘的发达城市——香港。当然。如果站在今天这个崇拜高票房的时代,还有第四个原因可以使它继续引人注目:在两三毛钱(据说在农村和小城市是一毛钱)一张电影票的年代,《少林寺》的票房是1.4亿!

不过,对于在那个年代生活过的每个人而言,《少林寺》的意义在于:它在影像生活单调的上世纪80年代初,以其精彩的真人打斗、相对含蓄的感情铺陈、武术冠军们超水平的表演才能,为所有少年和成人编织出了一部银幕“武术神话”。内地观众的“功夫片情结”、“少林寺情结”和“武术热”,都始于这部电影。获得公众喜爱的也不止是李连杰。于承惠、于海、计春华、丁岚、胡坚强等,甚至包括了那两位扮演少林寺老和尚的演员,从此也开始成为被追捧的明星或银幕上的熟脸。

《少林寺》掀起的“武术热”和“功夫片热”热到一个什么程度?它热到了在外出需要带介绍信、全国粮票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各地青少年离家出走,赶赴河南少林寺要求学艺的程度(但当时少林寺并不对外招收武术学员);有的即便离不了家,也会去各地体委、体育馆组织的各类武术学校报名习武,而在这类武校里,过去所传授的“初级长拳”大多都更名叫做了“少林拳”(从基本拳法和理念的来源上讲,这么叫也不能算错)。电影《少林寺》还催生了一系列著名武术杂志的问世,如《武林》、《武术与健身》、《武当》等。

《少林寺》最主要的成就还是启动了此后内地功夫片(包括电视剧)长达近十年的热潮。像山东电视台的经典剧集《武松》(后来扩拍为《水浒》)、广东电视台的剧集《铁桥三》(与香港无线合拍)、长影厂的《武当》、北影厂的《武林志》、珠影厂的《南拳王》、峨影厂的《自古英雄出少年》、合拍经典《木棉袈裟》等,为内地影视中祝延平、赵长军、邱建国、徐向东、于荣光、戈春燕、林秋萍、寻峰、邱方俭等一系列实力明星的出现,揭开了帷幕。至于推出华语片“第三代功夫皇帝”李连杰的功劳则是妇孺皆知的。P2-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娱乐文萃/人民悦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文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8141821
开本 32开
页数 1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6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新疆
210
146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9: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