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研究“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的论文集,内中具体收录了:《西南联大与南开大学》、《抗战时期迁滇高校中共产党员群体研究——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例》、《从西南联大看自由精神对于现代大学之必要性》、《家国情感与事实判断——以何炳棣等20世纪70年代初的访华观感为例》等文章。
图书 | 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研究“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的论文集,内中具体收录了:《西南联大与南开大学》、《抗战时期迁滇高校中共产党员群体研究——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例》、《从西南联大看自由精神对于现代大学之必要性》、《家国情感与事实判断——以何炳棣等20世纪70年代初的访华观感为例》等文章。 目录 序 一、西南联大综合及动态研究 西南联大办学理念初探 西南联大历史贡献解读 清华与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与南开大学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西南联大——从日本人的视角来谈 1984年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研究动态——基于CNKI~次录论文状况的考察 西南联大的日本研究——以战后处置日本问题的认识与主张为中心 论西南联大确立民族文化主体地位的探索 浅析西南联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 抗战时期迁滇高校中共产党员群体研究——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例 浅析西南联大图书馆的管理及启示 二、西南联大精神传承研究 联大神州铸丰碑——再论西南联大纪念碑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西南联大看大学应有文化的自觉 解读西南联大“精神富矿"的三个视角 从西南联大看自由精神对于现代大学之必要性 简论西南联大师生的价值取向 从西南联大看中国大学精神的培育 三、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研究 家国情感与事实判断——以何炳棣等20世纪70年代初的访华观感为例 思想改造运动中的潘光旦——潘光旦“历史问题”的由来及其后果 燕树棠思想浅析 “一二·一”运动期间西南联大教授会出席 情况评析 矛盾的纠缠:现代生命的深度蕴涵——郑敏早期诗歌关于生命现状的思考 吴晗在西南联大时的转变 钱端升与《今日评论》 闻一多导师和西南联大新诗社 老舍的云南旅行(1941年秋天) 闻一多在西南联大时期民族主义思想的特点 联大复员后曾昭抡赴美考察原子弹及价值初探 闻一多对人生际遇的四次现实抉择解读 四、西南联大教学科研研究 西南联大的探究性教学考索 联大研究生教育管窥——略及战时中国的大学格局 西南联大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 战时国民党教育政策若干问题探讨 西南联大实践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启示 试论西南联大对云南民族学研究的贡献 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文学 西南联大女子教育初探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师生在云南的调查研究 五、西南联大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 西南联大学术期刊及其科学传播——兼与西北联大比较 西南联合大学与云南陆军讲武堂之比较研究 西南联大教师主要课余生活对昆明社会的影响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伊继东//周本贞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07355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8-10-01 |
首版时间 | 2008-10-01 |
印刷时间 | 2008-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49.287.41 |
丛书名 | |
印张 | 2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0 |
宽 | 182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