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犹太研究在中国(三十年回顾1978-2008)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既是始于2007年的上海犹太研究中心《犹太·以色列研究论丛》的第二辑,也是庆祝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立50周年和上海犹太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的献礼成果。集中反映了犹太研究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有功力扎实的理论分析,也有思想敏锐的真知灼见;有基础雄厚的体系构建,也有匠心独具的新颖见解;有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也有对现实问题的追踪。

目录

序/潘光/1

上篇 犹太研究在中国:回顾和梳理/1

第一章 关于三十年来中国犹太研究的整体回顾/3

第一节 犹太研究的复苏/3

第二节 研究的深入和视野的拓展/5

第三节 研究机构的建立和发展/8

第四节 犹太一以色列形象的嬗变/11

第二章 三十年来中国的犹太史研究/14

第一节 犹太通史研究/14

第二节 犹太古代史与中世纪史研究/16

第三节 犹太启蒙运动、锡安主义与地区国别犹太人研究/20

第四节 纳粹大屠杀与反犹主义研究/26

第三章 三十年来中国的犹太宗教、哲学研究/31

第一节 “犹太宗教”和“犹太哲学”的界定及特点/31

第二节 中国的犹太宗教研究/32

第三节 中国的犹太哲学研究/41

第四节 结语/46

第四章 三十年来中国的犹太文学研究/48

第一节 关于“犹太文学”命题的讨论/48

第二节 犹太民族语言创作文学的译介和研究/51

第三节 非犹太民族语言创作文学的译介和研究/56

第五章 三十年来中国对以色列的研究/59

第一节 中以建交前的初启时期/59

第二节 中以建交后的迅速发展时期/62

第三节 最近十年的拓展深化时期/65

中篇 犹太专题研究:独到见解和新视角/69

第六章 希腊罗马时期的犹太铭文/71

第一节 对犹太铭文的整理/72

第二节 何为犹太铭文/74

第三节 犹太教抑或希腊文化/77

第四节 结论/83

第七章 中世纪塞法迪文化探略/86

第一节 伊比利亚:穆斯林治下的宽容/86

第二节 犹太哲学和宗教的兴盛/87

第三节 语言学、文学、科学领域的巨大成就/91

第八章 锡安主义运动初兴及现代阿犹冲突的起源/95

第一节 热爱圣山运动和第一次“阿利亚”/95

第二节 巴塞尔大会:全球政治锡安主义运动形成/98

第三节 第二次“阿利亚”:希伯来语和基布兹/100

第四节 现代阿犹冲突的起源/102

第九章 纳粹大屠杀及其对犹太民族和文明的影响/105

第一节 纳粹大屠杀的舆论准备/105

第二节 纳粹大屠杀的发展进程/107

第三节 纳粹大屠杀对犹太民族和文明的深远影响/110

第十章 美国犹太人的成功和美国犹太文化的特征/119

第一节 美国犹太人的成功之路/119

第二节 美国犹太人中的改革派、保守派和正统派/127

第三节 美国犹太文化的特征/133

第十一章 沙俄反犹政策与苏联对犹政策之比较/139

第一节 1881—1914年沙俄政府的反犹政策/139

第二节 1924—1939年苏联政府的对犹政策/141

第三节 沙俄政府反犹政策与苏联政府对犹政策的差异/143

第四节 沙俄政府反犹政策与苏联政府对犹政策的历史共性/144

第十二章 以色列海外侨民政策研究/146

第一节 以色列与境外犹太人关系的相关法律规定/146

第二节 吸引境外犹太人移居以色列的政策/149

第三节 吸引境外犹太人的投资和捐助/151

第四节 通过境外犹太人影响居住国涉以政策/154

第五节 加强与境外犹太人的精神文化纽带/155

第十三章 以色列农业发展的成功之路/158

第一节 以高科技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1 58

第二节 走生态农业之路/160

第三节 农业发展的丰厚人文基础/161

第四节 政策支持下的法制农业/163

第十四章 美国基督教锡安主义和美以特殊关系/164

第一节 主流派的世俗人道主义路线/165

第二节 福音派:神定时代论的棱镜/168

第三节 美国基督教锡安主义的影响/172

第十五章 关于冷战后国际反犹主义的争论与思考/176

第一节 国际反犹主义的称谓和界定/176

第二节 反犹主义和反以色列、反锡安主义/179

第三节 反犹主义存在的现实性/181

第四节 阿以冲突:反犹主义的因还是果?/183

第五节 对冷战后国际反犹主义的若干思考/184

下篇 犹太人在中国:研究的拓展和深化/189

第十六章 对来华犹太人研究的拓展和深化/191

第一节 古代来华犹太人和开封犹太社团研究/191

第二节 近代来华犹太人研究/194

第三节 近代以来中国境内中犹关系研究/200

第四节 余论:若干思考/202

第十七章 开封犹太人的“儒化”/204

第一节 早期开封犹太人对犹太教的维护/205

第二节 开封犹太人对儒教的适应与认同/209

第三节 犹太教儒化原因分析/215

第十八章 塞法迪犹太人与近代上海经济/221

第一节 鸦片贸易和房地产业/221

第二节 金融、制造和公共交通业/226

第三节 塞法迪犹商对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229

第十九章 俄国犹太人来华潮流和哈津沪俄犹社团的形成发展/231

第一节 早期来华俄犹:哈尔滨、天津犹太社团的形成/231

第二节 俄犹来华高潮:哈津犹太社团及其他俄犹聚居地的兴衰/234

第三节 俄犹南下上海:上海俄犹社团的形成和发展/239

第二十章 欧洲犹太难民选择上海为避难地的内因外由/243

第一节 犹太难民来上海避难的国际背景/243

第二节 历史上来华犹太人的安居乐业/246

第三节 中犹文化的可融通性/247

第四节 战时上海所处的特殊环境/249

第二十一章 哈尔滨近代经济发展中的犹太人/251

第一节 犹太人的迁入与哈尔滨的经济发展/251

第二节 哈尔滨犹太人的经济活动/254

第三节 犹太人对近代哈尔滨经济发展的影响/260

第二十二章 天津犹太社区及其经济社会生活/262

第一节 犹太人来津及离去的背景和过程/262

第二节 天津犹太人的经济活动/263

第三节 天津犹太社团组织及其宗教、文化生活/266

第四节 天津犹太人的政治生活/270

第五节 结语/271

第二十三章 1840年以来香港犹太社团的发展历程/273

第一节 伴随着香港的开埠而形成/273

第二节 伴随着香港的发展而兴旺/274

第三节 伴随着香港的沦陷而遭难/276

第四节 伴随着新中国与西方的贸易而复兴/277

第五节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发展和香港回归而更加繁荣/278

第六节 结语/281

第二十四章 近代以来中国境内的中犹文化交流/282

第一节 塞法迪犹太人与中国文化/282

第二节 俄国犹太人与中国文化的互相影响/284

第三节 欧洲犹太难民:患难中的文化交融/286

第四节 结论/289

第二十五章 互伸援手:二战时期的中犹友谊/291

第一节 中国人民对欧洲犹太人命运的关注/291

第二节 “上海方舟”、何凤山义举和孙科计划/292

第三节 犹太人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持和帮助/295

第二十六章 二战结束以来的在华犹太人/298

第一节 战后初期部分在华犹太人离去的原因/298

第二节 “文革”前新中国境内的犹太人和上海犹联/301

第三节 二战后香港犹太社团的发展和台湾的犹太人/306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新犹太社团的出现/307

第二十七章 上海犹太遗址及特色建筑的保护与开发/310

第一节 上海犹太建筑形成的历史背景/310

第二节 上海犹太遗址和建筑的特色和文化内涵/311

第三节 保护和开发上海犹太遗址和特色建筑的若干设想/315

附录 中国犹太研究著述及相关读物索引(1978—2007)/319

作者简介/368

后记/36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犹太研究在中国(三十年回顾1978-2008)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潘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52508
开本 16开
页数 3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1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18
丛书名
印张 24.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69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0:27:46